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经济规模扩大,人口飞速增长,加剧对环境的负担,使得全球温室效应问题越发严重,而温室气体排放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对碳减排的共识也使得其成为热点研究课题。因此本研究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探究辽宁省各个地类的碳排放量,为经济低碳化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作用。辽宁作为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主要阵地,加之为农业大省,土地利用变化极为显著。因此本文选用辽宁省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利用辽宁省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和2013年5个跨度年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以及化石能源消费和人口数据,并通过《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相关测算方法,运用相关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出辽宁省直接碳排放量、间接碳排放量和碳净排放量的清单。论文重点研究了辽宁省碳排放特征,通过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研究时间段2001-2013年期间,辽宁省长期处于碳排放失衡状态,环境质量不友好。2001-2013年间,净碳排量放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截止至2013年末,碳净排放量已达187047308.44吨,地均碳净排放量12.63t/hm2。这其中碳排放主要来源为建设用地和耕地,但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远远大于耕地碳排放量,并呈现逐年大幅度增长趋势,同时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又直接影响碳净排放量。而碳汇地类最为明显的为林地,最弱的则为未利用地,其余依次排列为园地、牧草地和水域。主导碳排放量逐年上升的关键点是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统计的八种终端能源碳排放中,碳排放系数较高的化石能源煤炭和焦炭碳排放量占比较高,且消费量也呈逐年上涨趋势。煤炭能源碳排放量达到13164.39万吨,占总体化石能源碳排放比重的62.87%;焦炭能源碳排放量为2737.12万吨,占总体化石能源碳排放比重的13.07%。基于研究结果,根据辽宁省碳排放特征,同时为响应国家“低碳经济”政策本文分别从协调经济发展,调整能源与产业结构,控制产能,因地制宜,提高森林覆盖率,完善低碳政策等方向提出响应对策,以期达到碳减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