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历史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云南师范大学从建校至今,已经有70余年的发展历史,为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云南省中小学师资匮乏、质量偏低等问题。笔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史论结合的思路,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特点为依据,将76年的课堂教学历史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38-1949);第二阶段是建国初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49-1956);第三阶段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57-1966);第四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66-1976);第五阶段是走向振兴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76-1998);第六阶段是坚持改革,努力开创新局面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98-今)。本研究结合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通过查阅相关档案和史料,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尽可能还原每个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原貌。从五个维度,分别是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评价来归纳总结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课堂教学概况、成效、特点及不足之处。总结出70余年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轨迹、发展的特点、成效与不足。并且找出存在的问题,即:一是,在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时期,课堂教学的师资投入明显不足。二是,建国后仿效苏联,致使教学内容不切合本国、本省的实际,这一时期培养的中学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三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过晚,早在西南联大时期,曾出现教授听课,学生旁听、课堂讨论的等教学互评机制,但是在建国之后,教学评价机制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体系汇总,学校才陆续建立领导听课制和学生评教制度,后来也才逐渐得到完善。最后,笔者依据自己的拙见,根据学校70余年的课堂教学发展历史提出了对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即:一是,要抓住发展机遇,坚定地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培养人才。二是,树立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三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四是,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五是,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得到认可。通过对潍坊市区管辖的35家企业实际存在的污染情况调查,发现超标率达到17.14%。行业类别差异较大,
本文论述了农药对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人体,生物的影响及危害,提出了防治农药污染的几点看法。
本文主要分析了矿井通风安全的相关制约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矿井通风中的防范对策,重点介绍了几种矿井通风安全的防范对策方法,这些方法对策不仅能够克服现有矿井通风中存在的
肝脏是基因治疗应用中主要的靶向器官,因为它是许多代谢性疾病的靶点,肝脏的转基因产物容易进入血液循环,而且由于它的显微解剖结构,也是实现肝靶向基因转移的重要特性之一。肝血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40万且有超过20万妇女死于该病,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
背景:成年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脑内绝大部分神经元没有再生能力,成年神经元再生能力仅局限于位于海马齿状回和侧脑室周围室下区的一部分干性细胞,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成年神经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是子宫内膜向肌层浸润并弥漫性生长,表现为子宫肌层中出现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周围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严
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在回撤阶段回撤周期长,注氮、灌浆等常规防灭火手段,无法有效抑制采空区煤体氧化与自燃,易造成工作面被迫封闭.羊场湾煤矿二号井通过封闭式压注液态CO2
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国内煤矿开拓掘进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相关问题.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生产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提升.煤矿作为国内支柱性能源之一对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