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戈尔丁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及诗人,一生共创作一部诗集及十余部中长篇小说。他创作的作品体裁丰富、种类繁多,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于1983年凭借代表作《蝇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该部小说以寓言的形式来讽喻现实,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与研究的空间。本文即以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来重新解读这部经典作品。在大多数研究者看来,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人性恶”的思想。但是,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看来,“人性”是好的东西、是善的一面,它是与表现人本能的“兽性”相对的、较高级的一面。本文正是要在厘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来分析一群脱离成人社会的孩子是因何从团结协作到产生裂痕到最后的自相残杀。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即:作者要展现的不是所谓的“人性恶”,而是兽性因子在特殊环境中、在非理性意志的驱动下战胜了人性因子,自由意志被彻底释放,真正的邪恶产生。人类在失去文明与秩序的情况下,出于对生存的基本需求而不断退化,不得不在“丛林法则”下生活的场景。本文主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始终围绕着斯芬克斯因子不断变异带来的做人还是做兽的根本问题来展开分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这一群孩子初到岛上时文明和谐的生活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力制衡的结果。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交锋,对于生存实际渴望的生存需求越来越大过于获救的高等需求。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兽性因子如何彻底战胜人性因子,“丛林法则”最终统治了荒岛。总体而言,本论文就是要在厘清人性这个概念的前提下,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斯芬克斯因子来重新阐释戈尔丁《蝇王》中强大的伦理价值。通过分析孩子们身上人性因子及兽性因子随着生存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来揭示戈尔丁要带给读者们的道德启示。本文希望通过一系列分析来消弥对戈尔丁作品人性“恶”的标签化解读及对于他悲观主义道德家的符号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