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核型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株与可育株在细胞学和物质代谢方面的差异,包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荧光观察,花药组织石蜡切片显微观察,花药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盛花期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药中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游离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株花蕾大小、花朵开张度及花瓣大小与可育株差别不大,但花药及花柱的发育与可育株存在明显差异。不育株花药瘦小、多淡紫色,开裂后看不到花粉,柱头一般高于花药。可育株花药饱满,淡黄色,开裂后花粉布满整个花药,柱头一般低于花药或与花药齐平。 2 甜椒核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至单核小孢子期。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可形成四分体,但四分体胼胝质壁不能适时解体,小孢子或于胼胝质壁内彻底败育解体,或发育至单核中期败育;不育株绒毡层细胞液泡化、异常膨大、与药室壁脱离,解体延迟;电镜下观察,其细胞壁不解体、乌氏体异常。绒毡层细胞结构和功能失常是小孢子败育的主要细胞学原因。该不育类型属于配子体败育型。 3 在甜椒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药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先升后降,然后又上升的变化规律,但花药中可溶性糖含量不育株高于可育株,还原糖含量却低于可育株,且二者的含量在不育株中的变化趋势均较可育株平缓,可育株花药分别在四分体时期和成熟花粉期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有显著的积累。 4 雄性不育株花药中淀粉含量明显低于可育株。随着花药的发育,不育株淀粉含量变化不大,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可育株在单核小孢子期之前与不育株变化规律相似,之后,淀粉含量显著增加。 5 游离总氨基酸含量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药中变化规律不同。随着花药发育,不育株游离总氨基酸含量逐渐上升,并一直持续至成熟花粉期;而可育株的游离总氨基酸含量先呈缓慢上升,至单核花粉期又逐渐下降。除减数分裂期外,可育株的游离总氨基酸均低于不育株。 6 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花药发育的前期和后期变化规律不同。雄性不育株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可育株在花药发育的后期游离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是不育株的3-8倍。 7 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逐渐降低,但可育株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大剂量化疗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淋巴瘤的生存期延长;同时反复化疗后继发的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率也不断上升,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 forms i.e. (NH4)2SO4, NH4NO3 and Ca(NO3)2 on plant growth, enzymatic activities, nutrient concentration, yield components, root exu
本文以我国特有的寿星桃为试材,连续两年对其抗桃蚜性进行了田间调查和抗性评价,比较了寿星桃和对照桃品种叶片的表皮解剖结构;测定了“寿粉”桃叶片粗提物对桃蚜的触杀和内
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该技术一方面可以将细胞质雄性不育性转移到栽培品种,缩短回交转育的年限,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
石细胞是梨果实所特有的,它是影响梨果实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砀山酥梨是我国华北、西北、黄河故道等地区的主栽品种。由于砀山酥梨外形美观、风味好,营养价值高、耐贮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