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现代很常见的疾病,也是一个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的疾病,且发病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一旦发病则是一个不可逆的缺血损伤,可发生一系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内流、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血管的损伤引发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血浆蛋白及其水分外溢在细胞外周围积聚而形成脑水肿。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损害脑组织,引起血脑屏障(BBB)的破坏和细胞凋亡等。故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康复与治疗,也是现在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组分对MCAO模型24h和72h两个时间点,大鼠脑功能、脑组织病理形态损伤、脑水肿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通络救脑注射液的治疗疗效。另一方面,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栀子苷和三七总皂苷干预后,缺血侧脑组织VEGF口ANG-1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通络救脑注射液治疗脑缺血的内在机制,为该中药组方的药效和配伍机制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1.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J)、模型组(M)、栀子苷组(Z)、三七总皂苷组(S)、通络救脑注射液组(TLJN)。以中药组方通络救脑注射液和其组分栀子苷和三七总皂苷预给药2天后,制备MCAO模型。在模型术后2h再次给药,此后在每天同一个时间点给药,并在模型术后24h和72h取材进行检测。2.利用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3.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4.检测大鼠脑的干重(DW)与湿重(WW)比例,观察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变化。5.进行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药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6.以Westernblo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的表达情况。结果: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各给药组评分下降(P<0.05)。在2h、24h时间点,与栀子苷组及三七总皂苷组比,通络救脑注射液组有进一步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在72h下降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形态学可见,假手术组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细胞核萎缩严重,细胞间质中出现泡样软化结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和通络救脑注射液组都出现轻度缺血性改变,细胞有轻度的肿胀,细胞萎缩、细胞间质及形态变化相对模型组有减轻。3.测得脑含水量显示,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脑含水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栀子组与通络救脑注射液组下降(P<0.05),与栀子苷组及三七总皂苷组比,通络救脑注射液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4.测得各组伊文思蓝含量显示,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伊文思蓝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各给药组均下降(P<0.05)。5. 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VEGF、ANG-1高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各给药明显降低了VEGF、ANG-1的表达(P<0.05)。6.VEGF、ANG-1免疫组化结果与Westernblot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可有效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对缺血性脑损伤显示了良好的保护作用。2.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可降低MCAO模型大鼠脑含水量、降低BBB通透性,提示保护BBB,减轻脑水肿可能该注射液发挥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3.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可调节缺血性损伤后脑组织VEGF及ANG-1的表达,这可能是该注射液发挥血管屏障保护作用的分子靶点。4.栀子苷和三七总皂苷均显示出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二者发挥量效的时程有所不同,栀子苷在病变早期效果明显,三七总皂苷在病变中期作用突出,通络救脑注射液在多个环节作用上优于两组分,显示出复方配伍的疗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