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消费品,还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商品。粮价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市场的运行,以及清代的农政、仓政和荒政的运作,并为这些政略的展开提供不可或缺的决策前提。清政府为了解全国各地粮食供需状况,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定期向上级报告辖区内的雨雪量、收成预计及实收分数、各种主要粮食市价、人口、仓储数额,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全国性粮价奏报制度。本文以清代官方奏报的数据为基础,对淮河流域的粮价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清代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和粮食供需情况,发现淮域的鲁南、豫东属余粮区,皖北、苏北属缺粮区。之后主体部分分别从市场流通、粮价变动特点、粮价与社会及市场整合四个方面进一步详细探讨。第一部分,通过研究淮域粮食市场流通情况,不同地区间的粮食调剂,市场中心、商人行为等问题,可以认识到淮域自发形成了由余粮区向缺粮区的粮食流通,市场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并对国家政策、士绅、民众与市场的关系作出评价。第二部分,从长期趋势、季节指数、循环周期三个方面,考察了粮价序列随时间变动的情况。清代淮域粮价长期呈缓和的上涨趋势,季节性变动主要受到作物生长周期、耕作制度、余缺粮情况和运输流通的影响。通过频谱分析,淮域麦价存在着五年短周期和十七年长周期,它们形成的原因跟粮价短期波动和传统社会家庭周期变化有关。影响粮价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变化、交通运输、人口田地、货币流通等。政府采取了鼓励垦殖和完善钱法等措施,以期从控制粮价的上涨趋势。第三部分研究了粮价短期波动的影响及社会各界的应对。清代淮河流域水、旱、蝗、疫灾害频繁,这些灾害引发了粮价短期的大幅波动和多次粮食暴动,并对社会风习产生了不良影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建设粮食储备体系,禁止遏籴遏粜、禁止囤积,以及临时性地散给银米、减免税金等,以促进粮食流通,平抑粮价。士绅则输粟散米、积极助赈,并担任着筹集仓谷的任务,清后期社仓、义仓纷纷建立,其管理、维护和运行主要由士绅负责,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有被士绅取代的倾向。第四部分通过相关、回归、协整三种方法对淮域粮食市场进行价格同步性分析,发现淮河流域的市场整合程度和运行效率均较高。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较高程度的市场整合与小农经济共存的原因。本文尝试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将文献描述与数理分析相结合,将制度史与区域经济史相结合,将微观考察与宏观论述相结合。从粮价视角,探讨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了解清代淮河流域市场的运作机制,经济的发展程度,及与之相互关联的社会制度、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