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中医证候特点及补肾泄毒颗粒对其肾小管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衰是所有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进行性肾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本症在自然人群的年发病率约为98~198每百万人口。我国每年约有13万人发生本病,约有数量相等的人同时发展为尿毒症而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因此,积极防治慢性肾衰,延缓其进展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临床实践证明,在慢性肾衰进入到终末期以前,中医药对其治疗有一定优势,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延缓其病程进展的作用。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而论治的基础在于辨证。只有对慢性肾衰的证候有深刻的把握,才能在治疗上取得良好疗效。中医对慢性肾衰的治疗从以其病名报道的文献算起,有数十年之久,在辨证论治方面有不少认识,但基本上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和小样本疗效的报道,或者是临床病历的回顾总结。尤其是在慢性肾衰的证候研究方面,尚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调查和科学的统计分析。本课题正是针对这一现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慢性肾衰的临床资料、正虚证候类型、证候分布特点、正邪关系、及其气阴两虚证的特点以及导师的经验方“补肾泄毒颗粒”对其肾小管间质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证候到治疗都进行了一次分析和总结,得到了比较客观的、与临床实际基本一致的结果。 文献研究 中医没有慢性肾衰的病名,但慢性肾衰古已有之。当代对慢性肾衰的治疗离不开对既往经验的继承,只有继承才有发展和创新,根据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和病情特点,从古代文献的相关描述中探讨慢性肾衰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治则治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对古代中医经典和名著的复习,发现慢性肾衰这一临床综合征散见在古文献的虚劳、水肿、肾风、癃闭、关格、尿毒等病中,与关格最为类似。古人认为其病因有外感、有内伤;病性有虚有实;病机有因实致虚也有因虚致实,涉及气血因阴阳的偏胜偏衰;病位主要在脾、肾、三焦;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主张标本兼治,攻补兼施。 现代中医对慢性肾衰的治疗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探索,上世纪五十年代即有文献报道。经几代中医的努力,对慢性肾衰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治则治法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即慢性肾衰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为六淫,内伤有素体脾肾虚弱、过劳及情志不遂;病机是本虚标实,因虚致实;病性是虚实错杂,偏虚偏实;病位在脾、肾、肝,涉及心、肺;治疗须补虚泻实、扶正祛邪。并一致认为慢性肾衰是难以治愈的疾病,中医药治疗只能起到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通过对近10年来现代医学有关慢性肾衰进展机制的文献研究发现,现代医学对多种肾病向慢性肾衰发展及肾衰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的机理一直在进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机理因其相当复杂而尚未研究清楚,治疗上没有重大进展。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方面,有部分机理得到阐述,用分子免疫学的方法阻断某些环节有助于阻止肾小球或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但这些都只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用于临床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其他文献
采用Fenton试剂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将制成的污泥基活性炭(SBAC)作为环保材料应用于吸附治理环境水体中腐殖酸,研究了吸附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污泥进
目前,IGBT应用领域的驱动方案很多,现在市场上流行着很多种类非常成熟的IGBT驱动模块专用产品,各公司驱动模块都各有特点,但各个公司往往又因维护各自的知识产权,所以通用性
构造活动和变形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是各种地球动力学过程在地表的综合显现,是地壳介质对板块构造和深部动力过程的综合响应,因此对地壳运动和变形的研究构成地球动力学研究
《圣经》是“一部奇书,具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和重要意义。神学家视之为无与伦比的宗教经典,史学家视之为世上稀有的历史文献,文学家视之为不可多得的文学总集”(张朝柯2003:1),全
《阅微草堂笔记》的思想文化意蕴存在着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纪昀本人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而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却又肆意称道灵异、张扬鬼神;另一方面,虽然强调天命的不可更改性
目的:应用离心造粒法及流化床包衣制备硫普罗宁肠溶微丸,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国产离心造粒机制备硫普罗宁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用底喷流化床
公益诉讼法律化后的宏大法律图景未能在行动中的实践成为可视的制度实在,公益诉讼法律条款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推崇实用主义和渐进式功利主义的改革路线和
目的:探究慢性腹泻患者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慢性腹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治疗,实
目的:研究蜂毒素、去甲斑蝥素、蟾毒灵三种抗肿瘤中药有效成分有无抗血管生长的活性,检测其量效关系,并比较其抑制血管生成所需浓度与抑瘤浓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MTT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