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Fama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MH),EMH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的支柱理论之一,在当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追捧,它描述了在有效的金融市场中,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所表现出来的价格已经包含了一切的信息,即不论是历史信息、新出现的信息还是内幕信息,投资者都没有办法通过该信息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因此投资者只需采取被动的投资策略获取正常的股票收益即可,而不必去进行主动投资,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战胜市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EMH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理论层面,EMH的三个层次的理论基础不断被推翻,大量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着非常多的非理性行为,而实际投资活动中,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也并非是随机的,因此市场中的多头和空头不可能完美抵消,至于套利者的无风险套利行为,其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是否存在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从现实的市场表现来看,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几次金融危机,都证明了投资者根本不是理性的,相反其具有非常强的投机性,尤其是2007年发生美国次贷危机,证实了不但个人投资者投机性强,机构投资者也是高度投机的。随着对EMH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多以及现代金融理论在面对各式金融异象时不断失效,大量的学者开始跳出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框架,在研究非理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时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共同运用在研究过程中,这样一来就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随着该方向上研究的深化,学者们逐渐关注到投资者情绪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尤其在情绪度量、情绪对股市及股票定价的影响等方面,成果颇丰。可以确定,未来对投资者情绪的研究会更加深入,相应的也会产出更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从我国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发行至今,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 30多年,虽然在规模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实际上仍在起步阶段,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我国股市的异常波动问题,从2003年开始,我国股市先后经历了 3次剧烈的波动,而这期间不过短短的13年,从我国股市的这种反常的运行特点来看,我国股市的决定因素并非仅仅是基本面因素。个体投资者占比巨大的这种投资者结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的股市中,投资者情绪一定是股票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个体投资者多为非理性的并且易受情绪左右。现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该因素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股票收益。基于以上原因,论文从市场整体出发,以上证综指为研究对象,选取十个技术分析指标作为情绪代理变量,从Wind数据库提取了这十个指标2014-2018年五年的日度数据,使用一种新的方法(PLS)构建出日度的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t,下同),并检验该综合指数的稳健性,而后对其和收益率数据(R,下同)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论文使用PLS方法基于技术分析指标数据构造的日度的St稳健性并不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显示,短期内St与R互为Granger原因,其中,该St对R的影响有两期的时延并在第七期消失。这样一来,论文解决了投资者情绪的测度问题,并将构建更高频率的St这一理论可能变为现实。而后,为了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论文利用滚动窗(RW)模型计算了月度的股票收益率的条件方差,即收益率的波动率,作为股票收益的风险代理,并重新构建月度的St,在根据St划分好情绪期后,使用股票收益率对收益率的波动率以及投资者情绪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悲观情绪期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格外剧烈,而且悲观的投资者情绪状态会使得理论上的风险收益关系失效并反转,即风险越高收益越低,但乐观的投资者情绪状态的影响由于结果不显著从而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