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与皮肤长期紧密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交互摩擦,不恰当的摩擦作用会引起服装款式变形、皮肤不舒适、皮肤擦伤等弊端,因此有必要研究织物与皮肤间的摩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系统的地研究了织物与皮肤摩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调查了市场上常见的服用机织物和针织物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性能,获得了大量的客观、有效的实验数据,并且分析了测试条件、织物结构参数及人体的生物特性对织物和皮肤间摩擦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XL-1纱线强力仪的基础上改造成一台测试仪器,用于测试织物-人体前臂的皮肤间摩擦力随滑动距离的变化曲线,验证了用该仪器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探索出具体的测试方法。根据测得的摩擦曲线的特征,制定了静摩擦力F_s、平均动摩擦力F_d和动摩擦力的平均差不匀率FMD三个指标,用来描述织物与皮肤之间的摩擦性能。2.实验发现,摩擦速度、张力和试样宽度三个测试参数会影响织物皮肤摩擦试验的测试结果。单根摩擦曲线的波动程度以及重复试验获得的数根摩擦曲线的离散程度均较小的测试参数为:摩擦速度500mm/min、试样宽度10cm、机织物张力为200cN、针织物张力为60cN。为减少试验的随机误差,对于常规织物的测试建议应用上述试验参数。摩擦力值大小随着张力的增大线性增大,也随试样宽度增大而增大,但基本不受摩擦速度的影响。3.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常用织物正反面及经纬(纵横)向摩擦性能的差异。发现大多数机织物经向摩擦力大于纬向,针织物纵横向的摩擦性能差异不大,横向摩擦力略比纵向高;纵横向FMD差异受组织和纱线性能的影响较大。大多数机织物正面摩擦力大于反面,缎纹织物除外,正面的FMD大于或接近于反面。一般针织物的正反面摩擦力差异不大,FMD的差异受组织影响较大。4.实验调查了测试速度为500mm/min,预加张力为200cN,接触面积为60cm~2的测试条件下,74种机织物和25种针织物与人体皮肤的静、动摩擦力及动摩擦力的平均差不匀率FMD的分布状况。并运用SPSS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原料种类、纱线类型和织物结构等对织物.皮肤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原料会影响织物.皮肤间的摩擦性能。短纤类的摩擦力和动静摩擦力差异率均大于长丝类,短纤与长丝的FMD无显著性差异。FMD与结构参数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纯棉机织物与皮肤的摩擦力受纬纱直径和经纱间距离的影响显著;非纯棉短纤类机织物中的棉型织物与纯棉织物的规律相近;长丝类机织物与皮肤间的摩擦力受纬纱直径和经纱直径影响显著;针织物与皮肤间的摩擦力受横密的影响较大;对纬平针织物,影响动摩擦力的主要因素是纵密和纱线直径。5.邀请20位年龄在20-30岁的志愿者(10男、10女),分别与常见的织物(针织物6种、机织物6种)进行摩擦测试,研究性别和体型参数对织物和皮肤间的摩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年龄段内的身高、体重、年龄和体重指数与织物皮肤间的动摩擦力及其差不匀率的相关性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