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转向”和“情感转向”的推动下,家的地理学研究成为社会文化地理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在全球化人口流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家的流动性亦日益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关于家的研究多数基于国际迁移背景下的定性案例研究,鲜有基于中国人口流动背景的系统分析。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转型背景下,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空间错位和地方差异对流动人口关于“家”的感知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地方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的感知和重构成为个体与地方相互作用而建立起家的情感联结,此为流动人口市民化提供人本化的思维。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家”的相关研究,立足中国社会情境和本土实践,以福州市为研究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视角出发,分析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的感知特征和群体差异,探讨流动人口家认知的建构机制和做家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感知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感态度,表现出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家”的感知存在群体差异,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签订合同期限、住房类型、交往对象、流动时间距离、流动时间、本地停留时间、流动目的和家庭流动模式等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特征与流动特征对家的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家”的感知对于提高定居意愿具有促进作用;(2)流动人口对“家”的表征与认知的建构过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根深蒂固的“根源情结”、高流动性形成的多地生活、新旧社会关系网络、房子与居住环境的物质功能、社区与城市的体验与感知、户籍制度及衍生的相关制度等因素在家的认知建构中起重要作用。流动人口认知中的“家”是物理空间与情感空间的集合;(3)流动人口拥有重构“家”空间的能动性与策略。在做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通过为物质空间融入情感元素、在家庭关系中彰显成员价值、积极维系和拓展社会关系、怀旧和想象等方式在流入地建构了物质和情感意义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