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轻量化也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镁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金属结构材料,与铝、钢铁等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相比较,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及比刚度高、阻尼性高、减振性好和电磁屏蔽能力强及易回收等优点,使得镁合金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交通工具、3C产品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发展尤为迅速。镁合金常温力学性能较好,但当工作温度高于120℃时,力学性能较差,特别是高温抗蠕变性能较差。提高镁合金热强性和高温蠕变抗力的方法主要有:①引入热稳定性高的第二相;②降低元素在镁基体中的扩散速率;③改善晶界结构状态和组织形态。Mg-Al系耐热合金是在Mg-Al二元合金基础上加入Si、RE、Ca、Sr等合金元素来改善其高温性能。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新的有效的合金化元素和合金化方法不断被发掘,合金耐热性和综合性能不断改善。而针对Mg-Al-Sr合金的研究甚少,国内还没有研究报道,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甚少。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对掺法”制备Mg-Sr中间合金以及Mg-Al-Sr三元合金的制备工艺、工艺参数(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和成分)和热处理对合金组织的影响以及对Mg-Al-Sr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在课题研究中采用X荧光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等设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g-Sr中间合金组织是由树枝状的先共晶α-Mg和分布在晶粒晶界上的共晶组织α-Mg相和Mg17Sr4相组成。而Mg-Al-Sr三元合金组织成分与Sr/Al比值有关,随着比值的增大,合金组织中第二相由Al4Sr逐渐转变为Mg17Al12、Mg-Al-Sr三元化合物和Al4Sr。在制备的过程中用氩气保护,制备出的合金中Sr实际含量高于熔剂法制备的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