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曼·波兰斯基,法籍波兰犹太人,当代著名电影导演。波兰斯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从事电影创作,至今已浸淫于影坛近半个世纪,创作影片四十余部,其中不少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将以波兰斯基从影之初至今的全部重要影片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作品按照形态分为三大类:现代主义电影、类型电影和改编电影,对每一类影片分别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分析波兰斯基早期影片在形式上和内涵上的现代主义特征:形式上,早期现代主义短片和后来的现代主义影片一脉相承,情节都具有荒诞和反逻辑的特征;内涵上,波兰斯基的现代主义影片都具有明显的隐喻特征,由于早期现代主义短片的隐喻不尽相同,文章对它们进行了单独分析,二部长片的隐喻则贯穿了相同的主题——个体的偶在与生存的不确定。通过以上分析,文章可以得出结论,波兰斯基早期的电影创作,在形式上和内涵上都充分实践了现代主义的创作理念,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为开辟波兰电影的新局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第二章分析了波兰斯基一生创作最多,成就最突出的一类影片——类型影片。根据《电影类型学》、《美国电影研究》等书对于类型片的分类原则,本文将波兰斯基的类型影片分为惊悚悬念片、黑色电影、恐怖片以及战争片四大类。首先结合具体影片对波兰斯基成就最高的惊悚悬念片、黑色电影、以及战争片分别进行了分析,其次就波兰斯基类型影片的总体特征探讨了他对传统好莱坞类型片的超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波兰斯基在融入好莱坞类型创作体系的同时能够突破陈规,保持自己创作的艺术品格,推动了类型电影的发展。论文的最后一章主要考察波兰斯基的改编影片。按照改编对象的艺术成就,本文将波兰斯基的改编影片分为改编自通俗文学作品的影片和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影片。前者以《钢琴师》为例,探讨了波兰斯基在改编过程中对原作结构的整合。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则按照理论界对于改编形式的归纳——全部忠于原著与部分忠于原著,分析波兰斯基对于这两种形式的尝试,《麦克白》的改编中导演对原著精神做出了个人化的阐释,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影片《麦克白》在形式和表现上的缺陷。《苔丝》与《雾都孤儿》则忠于原作精神,只是进行了电影化的表达。波兰斯基的广泛尝试为电影改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对波兰斯基影片的分析,本文肯定了波兰斯基对世界电影发展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