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称为“中国奇迹”。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务界和理论界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搭建金融沟通桥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紧扣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等文件精神,探讨中国金融可得性问题,以此为问题突破口,着力研究金融可得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遵循“理论分析—现状统计—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分析路径,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贫困减缓以及绿色经济效率等方面出发,依次考察金融可得性对经济高质量不同层面的影响,实证研究金融可得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路径。
本文首先对金融可得性内涵进行界定,并对中国金融体系发展沿革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考察。研究发现:(1)金融可得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经济主体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金融体系提供不同层次金融服务的能力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2)中国金融发展沿革主要体现在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金融安排、1978-1996年中国金融发展恢复重建阶段、1996-2003年中国金融转型调适阶段、2003-2012年中国金融深化改革阶段、2013-至今年新时代中国金融攻坚“最后一公里”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国金融体系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其次,从金融服务的供给性、需求性、使用效应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构建包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在内的金融可得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份金融可得性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金融可得性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为后续金融可得性作用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发现:(1)从全国来看,中国金融可得性整体得分为0.1249,水平偏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区域来看,东部(0.2484)、东北部(0.1253)、中部(0.1216)和西部(0.1189)的金融可得性依次递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类似。(2)收敛性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可得性的差距随时间发展在逐步拉大,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各地区金融可得性会逐渐收敛到各自的稳态水平。
然后,构建一个包含家庭、企业和金融部门的三部门理论模型,探讨金融完全可得状态下,一国经济向更高质量趋近的收敛路径,数理推导结果表明,金融可得性水平提高会促进创新投资增加,进而提高一国生产效率,使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阐述,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贫困减缓以及绿色经济效率五个方面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实证考察金融可得性对经济高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进一步阐述金融可得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金融可得性主要通过降低微观经济主体获取金融资源的难度,以此激活市场活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7-201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可得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贫困减缓以及绿色经济效率等经济高质量不同层面的影响,深入研究金融可得性与经济高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金融可得性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金融可得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存在差异,其影响大小呈现出中部、东部、东北部和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从影响路径来看,金融可得性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从而促进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2)金融可得性提升对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分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而西部和东北部的影响效应不显著。(3)金融可得性提高对农民收入增加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可得性提高对城镇居民收入同样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可得性提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抑制作用。(4)金融可得性提高有助于贫困减缓,该影响通过增加信贷需求和经济机会而实现。(5)金融可得性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绿色经济效率对来自金融可得性的冲击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最后,论文沿着“金融可得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线,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从金融可得性视角出发,提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紧扣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等文件精神,探讨中国金融可得性问题,以此为问题突破口,着力研究金融可得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遵循“理论分析—现状统计—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分析路径,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贫困减缓以及绿色经济效率等方面出发,依次考察金融可得性对经济高质量不同层面的影响,实证研究金融可得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路径。
本文首先对金融可得性内涵进行界定,并对中国金融体系发展沿革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考察。研究发现:(1)金融可得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经济主体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金融体系提供不同层次金融服务的能力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2)中国金融发展沿革主要体现在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金融安排、1978-1996年中国金融发展恢复重建阶段、1996-2003年中国金融转型调适阶段、2003-2012年中国金融深化改革阶段、2013-至今年新时代中国金融攻坚“最后一公里”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国金融体系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其次,从金融服务的供给性、需求性、使用效应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构建包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在内的金融可得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份金融可得性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金融可得性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为后续金融可得性作用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发现:(1)从全国来看,中国金融可得性整体得分为0.1249,水平偏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区域来看,东部(0.2484)、东北部(0.1253)、中部(0.1216)和西部(0.1189)的金融可得性依次递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类似。(2)收敛性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可得性的差距随时间发展在逐步拉大,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各地区金融可得性会逐渐收敛到各自的稳态水平。
然后,构建一个包含家庭、企业和金融部门的三部门理论模型,探讨金融完全可得状态下,一国经济向更高质量趋近的收敛路径,数理推导结果表明,金融可得性水平提高会促进创新投资增加,进而提高一国生产效率,使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阐述,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贫困减缓以及绿色经济效率五个方面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实证考察金融可得性对经济高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进一步阐述金融可得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金融可得性主要通过降低微观经济主体获取金融资源的难度,以此激活市场活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7-201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可得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贫困减缓以及绿色经济效率等经济高质量不同层面的影响,深入研究金融可得性与经济高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金融可得性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金融可得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存在差异,其影响大小呈现出中部、东部、东北部和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从影响路径来看,金融可得性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从而促进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2)金融可得性提升对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分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而西部和东北部的影响效应不显著。(3)金融可得性提高对农民收入增加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可得性提高对城镇居民收入同样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可得性提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抑制作用。(4)金融可得性提高有助于贫困减缓,该影响通过增加信贷需求和经济机会而实现。(5)金融可得性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绿色经济效率对来自金融可得性的冲击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最后,论文沿着“金融可得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线,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从金融可得性视角出发,提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