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览人类文化,幽默和幽默文学传统源远流长。然古今有变,中外各异。屹立于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虽不缺少幽默,但在前人的幽默里,多是承袭“文以载道”的传统。而到“五四”后,鲁迅、老舍、张天翼等一批现代幽默文学作家,也仅是落到本体意义上“人”自身的层面进行发掘,虽然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但还不够成熟。只有到了钱钟书,才真正地从喜剧本身实现了中国现代幽默理论与文学创作的成熟。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真正对幽默大力提倡并进行理论研究,钱钟书参与了讨论,凭借其扎实的传统文化修养,并吸收西方的一些主要幽默观点,形成了自己“不成体系”的幽默体系。他的幽默观主要表现在《说笑》这样一篇以幽默的笔调来说幽默的随笔中。此外,学术巨著《管锥编》等中,也有论述。他首先强调幽默的前提就是主体的机智和特定的能诱发幽默的客观对象。然后,从主体内心世界着眼,揭示出幽默的本质,将幽默视为一种脾气,具体表现为两种心态。还以生动的比喻为我们点明了幽默的三个特性,即流动性、变化性和不可固定性。并就他心目中理想化的幽默,提出了“想象新诡”和“谑而不虐”的创造原则,以期“几百年后、几万里外”的“会心的微笑”。他立足于现在,承传了过去,展望着未来,以幽默的论述打通着古今中外的幽默理论。钱钟书不仅是一个幽默理论家,更是一个幽默实践者。幽默在他那里,就像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可以处处生根、发芽和结果。钱钟书一生的主要活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里,都有着高人一等的、独到的幽默表现。在文学创作领域,钱钟书把幽默看成一种文学素质,自由地运用到创作中去;而在学术著作中,他也能将幽默贯穿在他的著作整体,从而使幽默成了其学术著作的一种特质;至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幽默,那更是他的幽默理论的一种切实体现,是他幽默的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在他那里,幽默既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胸怀博大,豁达大度的钱钟书是将生命和幽默合二为一了。他将幽默运用得如此之广,渗透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达到了艺术境界、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钱钟书还在他的幽默实践里,呈现了他的幽默品格,有着前人无法企及的深度。现代幽默文学由鲁迅开创,在老舍、张天翼、沙汀等手中得以发展并初步成熟。但他们的幽默文学实践大都具有社会功利目的和道德批判性质,注重于写实,接近于暴露和讽刺,幽默显得拘谨,社会价值有余,审美价值不足,道德性有余,喜剧性不足。也就是说,现代幽默文学缺少人生观察和人性洞见,缺少轻松的戏谑和幽默的机智与洒脱,因而难以走向世界。时代只造就了它的现实品格、历史品格,但它的现代品格、喜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