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形式主义代表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于1917年提出“陌生化”这一概念。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作者刻意创造新奇的一种艺术手法。陌生化指作者应该用新的语言,新的形式不断更新人们对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将人们从早已习惯的日常陈旧事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们即使面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也能够有新的发现,获得新鲜的体验。翻译中的“陌生化”是陌生化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陌生化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学形式,激起译语读者对异域新奇语言的感知,延长审美时间,增加审美难度,获得新奇的感受。陌生化翻译理论是一种相对新颖的理论研究视角,人们对其关注远不及其他理论,因此本文借助《水浒传》及其翻译,旨在加大学者对“陌生化”这一翻译理论的关注和研究。《水浒传》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名著之一,其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洗练,具有通俗化和生活化的特点,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水浒传》中习语是宋代民间百姓生活的一面镜子,向我们传达了宋朝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以及精神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赛珍珠以尽量保留原文原汁原味的翻译策略向西方读者传达了《水浒传》中习语的文化内涵。作为向西方传播《水浒传》第一人,多年来赛珍珠的翻译广受关注。本文取《水浒传》及其英译本中习语为例,从习语的艺术特色,文化负载和现实指导意义方面将其分为3大类,各大类下又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同时阐述原文中习语的文学性和文化特色,分析赛珍珠英译的精华所在,并进一步讨论为了使原文精华得以保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运用陌生化的翻译策略的。最后,得出陌生化的语言是文学翻译作品永葆青春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