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各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于同期其他国家城市化发展水平而言,还处于落后状况。同时,全球经济形势放缓,贸易保护、汇率变动等各种经济政策,对我国出口型经济产生了较大地冲击。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处于产业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已成为了一个世界普遍现象,也是产业发展的普遍发展规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产业集聚水平,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低端制造产业与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存在落差,在全国范围内集聚水平不高。城市发展是伴随产业向城市集中和发展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产业集聚是城市化水平增长的动力因子。由于产业集聚是空间中地缘现象,地区间产业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同样,区域间城市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群,城市群作为另一种增长极影响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随着空间经济学发展,空间因素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热点问题,对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也逐渐考虑空间效应。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化发展水平有促进作用。从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企业组织模式等方面可以把制造业分为低端制造业与高端制造业,因此低端制造业与高端制造业对城市发展贡献也不一样,但是学术界鲜有研究。本文从理论角度,分别分析了产业集聚问题和城市化问题,并从工业视角引入制造业及其分高低端制造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建立在区域制造业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上,以全国30个省市区的城市化数据、各省市28个制造行业的工业产值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城市化的空间效应、城市化水平高低集群区域对区域城市化影响、制造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和分高低端制造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显著,区域城市化水平分布不均衡,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化有推动作用,高端制造业集聚效应对城市化推动作用优于低端制造业,高城市化水平集群地区对城市化水平起推动作用,低水平集群区对城市化水平起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