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拟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模拟紧咬和咀嚼运动中牙齿的受力情况,对完整和釉牙本质界缺损的下颌前磨牙进行有限元接触非线性分析,并应用T-ScanⅡ咬合分析仪对楔状缺损患者的咬合接触特征进行定量、动态研究,进一步探讨(牙合)力在楔状缺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楔状缺损的病因研究、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实验:
实验一:下颌前磨牙釉质各向异性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应力分析目的分析釉质各向异性特征对牙颈部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研究材料和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釉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应用二维有限元法分析两种模型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牙颈部组织的应力分布。
研究结果:①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下颌前磨牙釉质各向同性模型的颊、舌侧牙颈部釉质最大第一主应力和最大VonMises应力均高于釉质各向异性模型;下颌前磨牙釉质各向异性模型的颊、舌侧颈部牙本质最大VonMises应力高于釉质各向同性模型。②斜向载荷下,釉质各向同性模型牙颈部釉质出现比釉质各向异性模型更明显的应力集中。
研究结论:釉质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影响了牙颈部的应力分布,提示应用有限元法对牙体组织特别是牙颈部进行应力分析时,釉质各向异性的特征不应忽略。
实验二:下颌前磨牙的有限元接触分析目的模拟紧咬和咀嚼运动中牙齿的受力情况,对完整下颌前磨牙颈部组织的应力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牙合)力在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
研究材料和方法:同时建立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釉质各向异性二维有限元模型。以上下颌前磨牙最大限度接近牙尖交错位,而无接触发生的位置为预备位。从预备位开始,逐步迭代法垂直向下微动上颌前磨牙,使其与下颌前磨牙达到三点接触,模拟牙尖交错(牙合)牙齿的受力情况;水平微动上颌前磨牙,使其与下颌前磨牙达到两点或一点接触,模拟侧方(牙合)工作侧及非工作侧牙齿的受力情况。在上述模拟功能性咬合状态下,分析下颌前磨牙颈部组织的应力分布。
研究结果:①牙尖交错位三点接触载荷下的牙颈部应力明显小于侧方运动载荷。侧方运动载荷下,牙颈部出现应力集中,颊、舌侧釉牙本质界区域是主要应力集中区。②500N载荷作用下,颊、舌侧牙颈部釉质最大第一主应力分别为123MPa、81MPa,超过釉质极限强度80MPa。
研究结论:①牙颈部应力随着载荷作用的部位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不同载荷下,牙颈部应力大小和集中区不同。②过度载荷作用下,牙颈部釉质产生的第一主应力超过其极限强度,可导致牙釉质断裂,从生物力学理论上揭示了(牙合)力在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
实验三:釉牙本质界缺损的下颌前磨牙有限元接触分析目的模拟紧咬和咀嚼运动中牙齿的受力情况,分析釉牙本质界缺损对牙颈部应力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牙合)力在楔状缺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材料和方法:在实验二建立的完整下颌前磨牙釉质各向异性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下颌前磨牙不同高度釉牙本质界缺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紧咬和咀嚼运动中牙齿的受力情况(同实验二),分析釉牙本质界缺损的下颌前磨牙颈部组织的应力分布。
研究结果:①不同载荷下,缺损区牙颈部均出现比完整牙齿明显的应力集中,随着釉牙本质界缺损高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程度增加。②侧方运动载荷下,0.6mm釉牙本质界缺损的下颌前磨牙颊侧牙颈部釉质最大第一主应力达60.765MPa,远高于完整牙齿,接近釉质极限强度80MPa。
研究结论:①釉牙本质界缺损明显影响了缺损区牙颈部的应力分布。不同载荷下,缺损区牙颈部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②釉牙本质界缺损的下颌前磨牙在模拟(牙合)力作用下,缺损区牙体组织所承受的应力增加,加速了牙颈部缺损的形成和发展。
实验四:楔状缺损患者咬合接触特征研究目的分析楔状缺损患者咬合接触特征,进一步探讨(牙合)力与楔状缺损的关系。
研究材料和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46例楔状缺损患者1158颗受检牙中选取157颗楔状缺损患牙和毗邻未患楔状缺损牙157颗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T-ScanⅡ咬合分析仪对46例楔状缺损患者进行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检查,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早接触和(牙合)干扰出现情况。
研究结果:①实验组楔状缺损患牙存在早接触,侧方(牙合)工作侧干扰牙数比例高于对照组;②存在早接触、(牙合)干扰楔状缺损患牙的缺损程度高于无早接触、(牙合)干扰楔状缺损患牙。
研究结论:楔状缺损的发生及缺损程度与牙齿所受的过大(牙合)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