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国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投入多,收效小,而且,不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因此,该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北美著名学者Merrill Swain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的三个功能:(1) 关注/诱发功能; (2) 假设检验功能;(3) 元语言功能。王初明教授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曾经进行了一项英语写长法教学改革,受试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本科一年级的201名学生。改革从作文任务的设计、布置、讲评、评估等方面入手,通过调节作文长度要求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验数据表明:通过写长作文,学生写英语作文的信心增强了,他们认为写长作文有助于提高其英语水平。但是,这种教学改革对于在非重点大学学习的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是否也同样行之有效?本文旨在通过进一步研究,来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共由下列四章组成。第一章综合评述了前人的研究文献。第二语言习得是由输入、输出以及动机三大因素所决定的,本文主要讨论了输出和动机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报告了一项定量研究。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自变量“写长法”能否促使因变量“英语水平的提高”。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是77名非重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分别为济南大学会计0217班和计算0206班。他们年龄大致相同,并且有着类似的教育背景。他们全部是通过任意抽样产生的,会计0217班被确定为实验组,计算0206班被确定为控制组。研究工具是双组实验前后测试设计。数据收集由本人完成。客观题由机器阅卷,作文则由其他两位同事评阅,以确保信度和效度。本人通过使用SPSSV11. 5分别对两组的前实验和后实验成绩的描述统计以及T检验得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验组比控制组取得了显著高的成绩。第三章主要报告了一项定性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受试者对写长法的感受。受试者也是会计02 17班的41名学生。这些受试者是通过任意抽样产生的。研究工具是两个莱克特5分量表(five一point Likert scale)问卷调查,第一个问卷共分五个大类的问题,包括17个子问题。第二个问卷共分六个大类的问题,包括32个子问题。该问卷的分发及资料收集都是由本文作者自己完成的。对所收集的资料运用SPSSvn.5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受试者除了对一个问题(第四项)持否定态度以外,对其它问题都持有肯定的态度。第四章是由这两项研究所产生的两点启发。一是二语习得需要更多的语言输出,二是教学中要尽量多地调动二语习得者的积极性。综上所述,该研究基本上验证了写长法应用的广泛性,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了它在非重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关键词:写长法;语言输出假设;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