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广东七夕民俗文化的时空演变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aima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节日民俗作为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亦是一个地区文化景观最显著的部分。在众多节日中,七夕节作为中国唯--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深受历代学者的青睐,七夕研究热在中国一直持续不减,2006年七夕节更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夕节作为广东地区最具有特色的岁时节日之一,是岭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对七夕文化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文学、民俗学、社会学等领域,尚未有文化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本文拟从文化地理学角度,采用文本分析、深入访谈等质化研究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广东七夕民俗文化,一方面,丰富文化地理学中节日民俗地理的研究内容,拓展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期望能对广东七夕民俗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弘扬本土文化提供借鉴思路。  论文简要的回顾了民俗地理学的研究概况,分析民俗地理学以及“七夕文化”研究现状,进一步阐明广东七夕民俗文化地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七夕民俗文化的时空演进历程进行剖析。首先,把广东七夕民俗文化概括为输入强化时期、融合繁盛时期、丰富过渡时期和衰退时期四个演化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七夕民俗形态的类型、演变特点。在空间上,分析各阶段广东七夕民俗地域分布特征得出其呈现向珠三角、粤东地区收缩趋势。随后,分析广东七夕民俗形成地理环境基础及影响其时空演变的主要因素。再次,根据七夕习俗特征、民系、方言、源地等指标建立指评价体系进行七夕民俗文化区划,共划分为广府、福佬、客家、壮瑶四大七夕民俗区和珠三角民俗亚区、高阳民俗亚区、西江民俗亚区、梅州客家七夕民俗亚区、东江客家七夕民俗亚区、粤北客家七夕民俗亚区、潮汕福佬七夕民俗亚区和汕尾福佬七夕民俗亚区八个七夕民俗亚区。其中广府七夕民俗文化区始终为广东七夕民俗的核心文化区,盛行乞巧、曝晒等中原古俗,以及汲七夕水、泛舟等岭南独特习俗;福佬七夕民俗区主要有供床神及成人礼之俗;客家地区则以乞巧、吃药板之俗为主;壮瑶七夕民俗区则以壮族的“七月香”和瑶族“开唱节”之俗。在此基础上,分析各文化区现状特点及发展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论文最后总结了论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提出了广东七夕民俗地理学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Assessment of yield s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maize (Zea mays L.) cultivar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Many parametric procedures are available for
仓储物流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提高仓储物流的运行效率,降低仓储物流的运行成本是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仓储物流系统的分析,从控制需
虽然晚了,但我们还是来了。迟到的原因,主要因为对微信功能的疑惑——这个轻松有趣、便捷亲切的朋友圈,流行的是晒照片、聊生活,发布心灵鸡汤、养生秘笈之类,严肃认真的学术
草地具有重要水土保持功能,在生长季内其生长特征不断改变,势必会引起草地水土保持功能的改变,因此研究草地生长特征季节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0年种植五种不同
随着空间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和空间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传统GIS在以系统为中心的集中计算中所暴露出的空间信息共享、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平台异构、计算能力薄弱等瓶颈性问题
中央关于处理“法轮功”的决定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然而让我们吃惊的是 :一些共产党员竟参与了“法轮功”邪教组织 ,甚至有的成为其骨干。这一严峻事实告诉我们 ,坚
评述了矿物原料破碎和磨矿工艺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其中包括矿石准备循环-流水作业技术、破碎和磨矿过程的强化、细碎和超细碎、棒磨和球磨、半自磨、矿石准备过程的将来发展。
以“上有天,下有地”这句话来形容省级地面频道目前的竞争形势是最恰当不过的。在上星频道的强势阻击及城市台的合力围攻之下,省级地面频道不得不在夹缝中谋求生存的空间,同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与之伴随的经济社会转型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不断发生变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引导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的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之核心,是中国文化存在和演化的缩影,也是华夏立于世界之林的一门独特艺术。古往今来,凡大器铸就的书家,无不在笔墨挥洒中弥求书法之真谛。在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