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源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由于在制度变迁中,上市公司被赋予改革国有企业的特殊使命,造成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缺乏制衡等特征。同时“主体上市”是我国国有企业在改制初期广泛运用的方法,上市公司与原国有企业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造成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关联交易的大量盛行,对公司绩效产生了重大影响。出于经济理性而产生的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本质上有利于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内部市场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集团资本运营能力和上市公司的营运效率,也能实现集团的规模经济和多元化经营。建立在公平合理基础上的关联交易能降低交易费用,也是一种节约成本的交易方式(Coase, 1937)。关联交易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金融学和财务学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关联交易中涉及到股东的利益冲突、交易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上市公司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所引起的利益冲突问题也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关联方运用其控制影响力与公司发生非正常关联交易直接损害了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的影响关系以及关联交易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关系作为研究主题,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机构投资者等对关联交易的影响,以及关联交易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用。本文分为五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框架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说明本文关于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假设、样本选择的范围标准和进行检验的实证模型。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本文以2008-2009年我国A股市场发生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除金融类)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的研究方法,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第五部分,阐述了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并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1)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影响显著,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关联交易发生额越大;存在绝对控股股东的公司更容易发生关联交易;而股权制衡度对公司关联交易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隶属于集团公司时,较没有集团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发生更多的关联交易,并且显著性明显。(3)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关联交易发生金额呈显著负相关性,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激励、监督效应;然而机构投资者数量与关联交易金额呈显著正相关性,揭示了我国在基金、券商等短期机构投资者占据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行为存在短视性和“羊群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仍旧处于惰性治理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4)公司绩效指标无论是市场指标还是财务指标均与关联交易额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表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低,控股股东存在利用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进行“隧道挖掘”的情况。本文认为继续健全包括股权结构在内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等外部治理环境,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纵深发展的关键,将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在研究对象上选取了最新的数据,样本期间为2008-2009年,反映了后股权分置时代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的最新状况,为我国全流通后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最新的经验数据;(2)在变量选择上,本文除了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关联交易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外,还对机构投资者数量与关联交易及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更全面的考察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激励、监督效应。(3)在分析视角上,本文以关联交易为切入点,分别考察了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做到了从行为主体(股权结构)、治理行为(关联交易)到治理效果(公司绩效)的完整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当前关联交易分类数据获得的困难性,本文主要仍是对关联交易金额规模等总量指标进行分析,未能对关联交易进一步细化考察,但进行分类研究是关联交易研究的方向;(2)本文未能将股权结构中的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细分为短期机构投资者、长期机构投资者及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对其各自在关联交易中的作用进行分类考察,这将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效应,在以后的分析中有待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