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e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生产与消费、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议题。我国同样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压力。“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能耗降低20%的目标,并将其列为八大约束性指标之一,表明政府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决心,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重在考察我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变动规律,并借此探讨驱动因素作用下的能源效率模式,从而为我国提升能源效率、节能降耗提出合理化建议。论文首先从能源效率理论入手,通过对1989-2008年间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测算,分析我国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其次,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法对我国能源效率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空间模式的功能实现形式及所形成的空间效应,最后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分析,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步递减的格局。(2)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和空间依赖性,区域能源效率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3)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法,四种驱动因素作用下的能源效率模式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实现形式,由此也导致了能源效率溢出的范围不一致性。
其他文献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进步能够推动我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近些年,长沙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并形成了独特的“长沙
以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人才的素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当下的新闻业整体现状和数据新闻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数据素养的内涵与意义,探讨数据新闻人才素养缺失的表现
电视剧《闯关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主人公朱开山是一位智勇双全、仁义兼具的民族英雄,他在这部剧里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带领一家人创业的悲欢离合,从具体事件里折射出他为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