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炭再生制备成型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调控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达到废弃粉状活性炭再生的目的,同时通过对成型颗粒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调控来制备符合需求的不同孔隙结构的成型颗粒活性炭,将废弃粉状活性炭与高温煤焦油混合搅拌,并经过成型、炭化和水蒸气活化制备成型颗粒活性炭。采用国家标准和氮气吸附法分析测试了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积等,考察了煤焦油种类、煤焦油的用量以及活化工艺对成型颗粒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粉状活性炭可以与煤焦油粘结成型,再经过炭化活化,制备出微孔发达的成型颗粒活性炭,并且选用高温煤焦油作为胶黏剂制备成型活性炭有更好的成型效果和更加发达的孔隙结构;利用高温煤焦油作为胶黏剂制备成型活性炭,炭化后形成的炭成型体主要包括高温煤焦油炭化后形成的炭,粉状炭吸附的物质的炭化物和粉状炭本身热处理的炭,并且水蒸气分子很难与高温煤焦油炭化得到的炭发生反应,很难产生孔,活化后的炭样的孔隙结构主要来源于水蒸气与粉状炭被热处理后的炭发生活化反应形成的孔隙;在废弃粉状活性炭与高温煤焦油的成型过程中,胶黏剂高温煤焦油的使用量对成型活性炭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高温煤焦油使用量越少,炭化后形成的炭微晶结构越少,粉状活性炭热处理后的炭含量相对越多,炭微晶结构与废弃活性炭之间的缝隙越多,水蒸气可以更容易与本来的粉状炭发生活化反应产生大量的孔隙结构,因此成型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越强,微孔结构越发达。当高温煤焦油与废弃粉状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6:1的情况下,成型颗粒活性炭的成型效果较好,并且吸附性能较好,微孔结构发达;当采用高温煤焦油与废弃粉状活性炭的质量比为2.5:1,混合搅拌,物料经过800℃炭化,900℃条件下水蒸气活化2h,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达到1802m2.g-1,碘吸附值达到1458mg.g-1的成型颗粒活性炭。为了调节成型颗粒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制备具有液相脱色能力的成型颗粒活性炭,将废弃粉状活性炭、煤焦油和聚乙二醇混合搅拌,并经成型、炭化和活化制备成型颗粒活性炭。采用国家标准和氮气吸附法分析测试了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焦糖脱色率、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积等,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废弃粉状活性炭、煤焦油和聚乙二醇三种组分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征,考察了聚乙二醇的用量、分子量以及活化的温度和时间对成型活性炭吸附能力与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粉状活性炭、煤焦油和聚乙二醇混合成型的热再生方法可以制备出糖液脱色用颗粒活性炭;聚乙二醇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促进中孔的形成,但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的影响不明显;在废弃粉状活性炭与聚乙二醇4000的质量比为6:1,粉状活性炭与煤焦油的质量比1:1.6,活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0℃和2h等条件下,可以制备出亚甲基蓝吸附值达205m L.g-1和焦糖脱色率达到110%的糖液脱色用成型颗粒活性炭。
其他文献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从弱小走向强大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的成熟期、政治路线的形成期、党建的壮大期。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也是在这一阶段得
为适应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需要,满足信息系统对运行环境的高可靠性要求,有效降低机房运行维护成本,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信息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支撑环境,人民银行特别
传统媒体发展困境重重,新媒体也不是一帆风顺,早期的四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腾讯、搜狐也不得不开始思考转型的问题。除此之外,网络视频行业成为新媒体浪潮中的一匹黑马。
<正> 为了制成精确的固定金属(牙合)垫,我们自制了一套翻制合金阴阳模用的冲压模具圈(见插页图1.),配制了相应的Ⅰ号硬质阳模合金,利用其翻制好的合金阴阳模对镍铬合金片进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电化学能量产生、储存与转换体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过渡金属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和环
<正> 由于牙冠材料不断发展,各种复合硬质树脂牙冠材料的出现,其中常见有热固化、热压固化和光固化型等材料。由于操作及设备较烤瓷冠简便,硬度较传统的树脂牙冠材料高,不需
<正>若茶是一个巨大的王国,那么大红袍则是这个王国中的皇族。岩茶的品种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如大红袍、白鸡冠、水仙、肉桂、铁罗汉,水金鱼,四季春,
<正>汽车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燃油(气)发动机在可燃混合气燃烧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可高达
<正> 常规制作总义齿,先取得初模,用印模膏在初模上制作个别托盘,在口内分区进行肌功能修正,尔后衬印,制作工作模型。在工作模型上
在一个半世纪的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学人面对救亡图强与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对民族精神的思考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精神在此过程中不仅逐渐具备了其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