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有机碳同位素的时空变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c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干旱-半干旱区的高分辨率沉积物(GL、JY剖面黄土沉积和BLK-1、GTSL封闭湖泊沉积)稳定碳同位和其他气候代用指标(粒度、孢粉、磁化率、碳酸盐同位素)的研究,反映了晚冰期以来研究区古气候变化历史,由于研究区横跨现代亚洲季风-西风的交汇区和西风区,对该区域古气候的恢复有助于理解干旱气候背景下稳定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亚洲季风和西风带的相互作用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新疆巴里坤湖区植被类型主要以C3植被为主,干湿变化是导致δ13Corg.值波动的主要因素,在全新世经历了干旱(14~8.4ka B.P.),湿润的高湖面(7.2~5.0ka B.P.),干旱(5.0~1.5ka B.P.)三个阶段。在BLK-1剖面4.2 ka B.P.发生明显的干旱事件,我们认为这次干旱事件应与温度降低有关,并与中国东南部及世界范围的4.2ka B.P.的全新世突变事件对应,但其控制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2)在高台盐池地区在全新世为湖沼相沉积,其碳酸盐和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同样反映了区域的干湿变化,在早中全新世(6.8~5.5 kaB.P.),剖面气候开始由干旱向湿润转变;在5.5~2.0 kaB.P.时期,植被以C3植被为主,流域河水丰沛,δ13Ccarb.更多的反映了河流中的TDIC同位素组成组成,在晚全新世(2.0 kaB.P.后)δ13Corg.值偏正达到-19‰,结合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的结果显示从全新世中晚期开始湖泊持续变干。  (3)在黄土高原西北部边缘的靖远和古浪地区,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表明20ka以来在该区域主要发育C3植被,对比其他黄土高原中南部剖面,C4植被量空间上从黄土高原东南至西北呈递减趋势,前人对该区域的粒度结果与δ13 Corg.值变化趋势一致-在中晚全新世时期并未产生明显变化(中南部剖面均发生C4植被扩张和中值粒径变小的特征),分析讨论认为在古浪和靖远地区,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主要反映了区域降水的变化,并存在一个降水“阈值”,在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季降水小于360mm,C4植被很难生长,易形成纯C3植被区域。  (4)通过四个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和其他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前人对中国西北部现代植被类型和孢粉的研究,我们认为,末次冰期以来的CO2浓度并不是影响C4/C3变化的主要因素,区域气候条件才是主要控制因素。在西北部干旱的背景下,植被类型多为草原-荒漠草原,C3植被占优势,δ13Corg.值更多的反映了气候的干湿变化,并能很好的记录干旱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5)在新疆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受到西风环流的影响,在早中全新世出现高湖面,而在高台盐池地区则是在中晚全新世显示出明显的湿润特征,证明了全新世适宜期是普遍存在的,并具有穿时性,但是导致不同区域干湿变化的控制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在河西走廊地区(季风与西风交汇区)。
其他文献
该文在介绍了探针显微镜的发展现状、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CSPM-930b型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在工业领域和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描探针显微镜设计成由以下几个单元
学位
该文主要用地质、地貌学方法来研究内蒙古正兰旗-大陶尔其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1.测区新构造运动的地质标志.(1)不整合面的研究:确立了四个不整合面,代表测区内四次新构造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压裂、酸化是油气井增产的主要手段.施工后,残液的返排能力是影响增产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合成了具有助排性能的有机硅化合物(GQ9),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GQ9,表
该文以中国内蒙多伦县珍珠岩及多伦珍珠岩有限公司的膨胀珍珠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膨胀倍数的测试,首次对多伦珍珠岩的工艺岩石学
该文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的综合分析,揭示出浠水-梅川地区断裂构造与金矿之间的内在联系.
该文所做的工作具有开创性,在中国尚无星载散射计的情况下,能使中国在散射计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研究领域保持与国际同步发展水平具有实际价值.一旦中国的星载散射计投
珍珠岩是含水2-6%的流纹岩,以其珍珠构造而得名.因珍珠岩加热膨胀后具有容重小、隔热、隔音、性质稳定、无毒无味等特性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故引起硅酸盐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