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并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十年来湿地退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交界地带,环境敏感,生态脆弱。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天然湿地资源遭受了极大破坏,湿地退化严重。构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分析框架,分析湿地退化过程及其驱动力,能为生态脆弱区湿地生态退化研究及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黄旗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现代卫星遥感影像Landsat MSS/TM/ETM+解译黄旗海从1976年至2011年的湖泊面积变化,同时搜集整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定量描述全新世以来黄旗海面积历史演变情况,以揭示黄旗海湖泊面积在长短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其次,以6期(1976、1987、1993、1999、2006和2010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定量描述黄旗海流域1976-2010年间不同湿地类型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动态变化,同时分析流域的景观格局动态。最后,从流域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检验方法对黄旗海流域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探求黄旗海湿地退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黄旗海1976年面积为67.6km2,2006年仅有16.2km2,相当于1976年时的24%。自2008年起,黄旗海己完全处于干涸状态。②1976-2010年间黄旗海流域景观形状变得复杂,连接度降低,异质性程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湿地面积从193.5km2减为52.9km2,减少了73%。③1999年之前黄旗海湿地面积主要受气候条件控制,气温为主导因子;1999年之后人类活动是黄旗海湿地退化的关键驱动力,主要表现为用水量激增使地表水资源耗尽、地下水过度开采,湿地因失去水源而退化。黄旗海流域存在垦荒造田、超载过牧、过量开采地下水及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应从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入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加强水资源管理及有效利用与保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湿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