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初西方建筑学教育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全面输入开始,中国建筑界就开始了对国外建筑理论的学习和引进。20世纪,从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到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国外建筑理论的引进始终是中国建筑领域的主导潮流,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阶段与国际建筑潮流的封闭与隔绝,扑面而来的当代建筑思潮令中国建筑师目不暇接,中国建筑界对国外建筑理论的引进既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同时也带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导致当时国外建筑引进中存在诸多混乱、无序现象。许多知名建筑学者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国外建筑理论引进工作存在的导向问题,指出了这种不足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与建筑理论建设造成的巨大消极影响。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当代建筑创作和建筑理论研究进入了空前宽松、活跃的新时期,国外建筑理论不断涌入,不仅大大开阔了中国建筑师的视野,也为建筑创作与理论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在建筑市场、新媒体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建筑期刊成为国内洞悉国外建筑理论及其动向的主要窗口,也标志着我国引进和消化外来理论的轨迹。但是,国外建筑理论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绝对的真理,我们有必要梳理近年来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轨迹,搞清楚我们引进了什么,应该引进什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外建筑理论,如何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从而推动与促进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目标,本文结合国外建筑理论引进已有的统计成果和《建筑师》期刊的历史沿革,通过统计分析2003-2012年的《建筑师》期刊有关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文章,管窥这10年间引进理论的内容侧重及特点,试图从统计结果分析这一时期引进历程的得与失,进而对未来的引进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