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最强音的响应,又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行的实践和探索。高校是培养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人才的主要场所,同时把“和谐”理论引入高校校园,也必将极大地推动高校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更新和转变。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和谐校园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和谐校园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一线进行学习和调研,并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分析。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和谐校园的内涵及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首先对和谐校园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论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地位和作用,证明了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和谐、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第二部分指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原则。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的原则加以规范和引导,及时解决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保证和谐校园建设的顺利有序发展。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第三部分对高校校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当前高校校园的主旋律是和谐的,但是还存在不和谐的音符。高校校园的不和谐,既受到社会客观大环境的影响,又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相关。第四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从加强高校党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需要高校自身不断完善,又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各方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为培养适应实际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本科护理人才,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模式,对护理学本科专业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
[目的]通过对种公牛精液品质测定,为寻找合适种公牛肥胖程度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5头公牛,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将种公牛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一和试验组二),体重分
<正>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也会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也应该不同。从世界范围内看,农业现代化大致形成了美国
目的观察后部玻璃体切除(PPV)联合眼内填充物术后早期眼压变化规律并探讨早期高眼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19例(132只眼)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行后部PP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高
含蓄美是电视纪录片追求的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更能打动观众、激发观众的想像并使观众从中得到一些教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它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去建设。而整个社会的和谐,"政群关系"的和谐是前提,是关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
<正>陆河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青梅之乡",青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是"中国农村水电之乡",是"中国建筑装饰之乡";是省级"林业生态县",拥有中国最大的红锥林自然保护区
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因而必须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工作模式,特别是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丰富中学德育内容,增强德育的说服力;二是引导中学生在多元文
日本在近现代两次移植西方民法文化的过程都是伴随着其时国内的启蒙运动展开的,后者的样态也影响了日本民法典的制定,并导致了其"混淆的性格"。在当代中国制定民法典的背景下
<正> 自从1986年5月9日崔健北京工人体育馆扯着嘶哑的嗓子吼出了《—无所有》,摇滚乐在中国就呱呱坠地了。此后,“黑豹”、“唐朝”、“呼吸”、“指南针”等乐队如雨后春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