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习、记忆、造句的基本单位,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肇始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新词语的研究逐渐开始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下:八十年代初期,出现了编写新词词典的呼声,并有了零星的新词语札记;八十年代中后期,很多新词语词典大行于世,理论探讨向纵深发展;九十年代至今,新词语的收集、整理和发布逐步实现以一年为单位,理论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尽管前人研究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但仍需要继续提升,比如:高频新词语受到广泛关注,而低频少发新词语则几乎无人问津;对新词语的研究大多囿于分析语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这样的陈旧思路,以及用英语句法研究的模式来研究汉语的词语组合规则;借鉴新的语言理论时往往是外国的理论加上汉语的语言事实,对汉语的实际特征重视不够。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在语料选取上,笔者广泛搜集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辅以部分权威部门和学者的劳动成果,考察它们2005—2010年间在报章中低频使用的新词语;在理论借鉴方面,本文尝试从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两方面对少发词加以分析,包括其来源、分类、特征、生命力等,试图开展全方位的探索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利用共时与历时,动态与静态,描写与解释、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在借鉴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在考察少发性新词语的来源方面遵循传统思路,列举了四个方面;在少发性新词语的特征探索方面,发现并分析了部分少发词与社会、与语言使用者之间鲜为人知的各种联系;通过检验词语的使用频率,再次证明词频统计与分析的困境。2、运用普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少发性新词语的创生与人类普遍心理、与时代特征社会环境等之间的独特关系,并考察了新词语界定与评判,以及语言规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