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以24Mn13Cr1Ni0.44N和24Mn18Cr3Ni0.62N两种Fe-Cr-Mn-N系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SEM的试样拉伸台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室温的动态拉伸实验,并原位观察其连续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24Mn13Cr1Ni0.44N和24Mn18Cr3Ni0.62N两种Fe-Cr-Mn-N系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SEM的试样拉伸台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室温的动态拉伸实验,并原位观察其连续形变的全过程;分析了氮含量对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发现了在形变过程中同一视场内孪晶区宽度不变、滑移带在孪晶界上的扭折角不变的这一实验现象,并由实验现象重点分析了氮对滑移、孪晶、位错的影响.对以上两种材料分别进行了室温、173K、83K的夏比V型缺口冲击实验,研究了断裂试样侧面的硬度变化规律,并对断口进行了SEM观察;由冲击实验值利用绘图的方法得出了两种实验材料的低温韧脆转变温度;建立了随着温度的降低,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断裂模式的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以Ti-IF钢为对象,采用HRF(铁素体热轧)、SCR(铁素体热轧原料+冷轧+退火)及CRAD(一次冷轧+退火+二次冷轧+退火)等工艺制度,研究了轧制和退火工艺过程中材料的深冲性能参数r值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合成了以二十碳二元酸为原料的六种长烷基链偶偶尼龙材料,包括尼龙220,尼龙420,尼龙620,尼龙820,尼龙1020和尼龙1220;以及以十碳/十二碳微原料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有深刻的影响。准确认识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过程对碳的排放、吸收和固定的影响,对评价陆地
随着人们对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s)的特性认识愈加广泛深入,越来越多的NMs被应用到工业和日常消费品中,其中碳纳米材料(Carbonnanomaterials,CNMs)和纳米银(AgNPs)是使用最
针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新型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乙烯-苯乙烯(SEBS)物理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g-MAH)和马来酸酐接枝
碳纳米管(CNT)自1991年由日本Iijima教授发明[1]以来,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力学性能、以及光学性质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与炭黑、粘土及二氧化硅的纳米颗粒类
本文针对辽河油田基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开展研究。论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及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水质实验,研究了接触氧化工艺和生物膜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
大气颗粒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其中PM2.5(颗粒物粒径小于2.5μm)由于其粒径小、对人体健康、能见度及气候变化等影响深重而备受关注。西安作为西部典型城市,受大气颗粒物及PM2.5污染影响严重,经了解,2011年世园会举办期间,大气污染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为分析世园会期间西安市PM2.5变化特征及光学性质,自2011年4月28日至2011年10月22日,使用微流量采样器(Mini-vol
精对苯二甲酸(PTA)石化废水的现有处理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缺少环境健康安全排放依据等问题。为此,研究处理PTA废水环境生物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途径。 研究内容主要
该论文以两张股骨X射线图像为基础,结合一个三维标准股骨模型进行股骨的三维重建,整个过程包括X射线图像的获取及数字化、图像处理及信息提取,三维模型处理以及重建后三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