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证券化是证券化发展的一种形式,是反映虚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导致全球金融与经济出现“多米娜骨牌”效应,全球股市大跌,金融市场动荡。危机同样也波及到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股指大幅下挫,股市总值急剧缩水,资本市场倍受冲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乃至金融改革产生了质疑。面对我国经济证券化率短期内的忽高忽低,不少人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诸多泡沫,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处于不合理发展程度。那么我国证券化发展现状具体是怎样的?发展方向是否要调整?资本市场改革是否成功?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当前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问题的研究成为必要。在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过程实际上主要就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本文通过构建衡量融资证券化指标体系,探求影响我国融资证券化的因素分析,从而得到对我国融资证券化即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认识,明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方向,这无论对经济决策者、监管者还是投资者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之前文献的观点和优缺点,结合所学专业理论思想和实证分析知识,探讨并验证了衡量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处于合理化程度,同时指出加大直接融资比例,扩大资本市场供给,能够有效推动证券化进程,从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是真正提高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的基础。近期,中国银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年会高峰论坛上明确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总体来说处于不发达市场,金融创新步伐不会放缓,并提出应该坚持原来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进市场化改革。监管当局这一政策态度的明确也验证了本文所要阐述分析的内容。一主要内容本文对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证券化发展的现状。接下来提出衡量证券化发展程度指标,建立对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为六部分,以章节为标志,相关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部分全面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对研究内容作以概述,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努力等基础性问题做了解释,同时本部分还对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这些工作都为后面展开相关研究做下铺垫。第2章文献回顾。本部分全面整理了有关融资证券化的研究文献,梳理了大量有关证券化发展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融资证券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以及国内关于证券化发展阶段界定理论,这些都是证券化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是实证研究的基础。其次,具体分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两个方面对融资证券化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每个方面又各自从其规模发展、结构发展、融资与经济的关系这三个角度进行了详述。通过整理发现,不少研究者对于债券市场的适度规模、融资结构和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显示债券融资与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对于融资股票化,多数学者对股票融资与经济发展关系这方面的分歧较大,其关系或正或负相关,两者的因果关系也不明确。对这些文献的消化和理解有利于本文研究思路的形成及实证分析内容的确定。第3章融资证券化发展过程。本部分具体介绍了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通过融资证券化发展历程的纵向比较和与其他国家的横向发展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融资证券化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发展具有较大空间,企业债券市场有待发展,投资者结构有待均衡,配套体系有待完善。第4章融资证券化指标的选取和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的开始,该部分选用衡量融资证券化的规模指标作为本文实证研究对象,并在建立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融资证券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地理论分析。确定的衡量指标为一定区域内证券化资产与该区域GDP之比。对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为:微观层面上,直接融资比例的变化、公司利润的变动、市场预期、衍生品市场发展等影响着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宏观层面上,有生产、投资、消费系统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融资证券化发展的影响,具体包括实际经济增长率、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物价水平、居民储蓄、收入分配格局改变等,此外,本文又对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本部分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影响因素的理论说明为下一章实证分析提供了依据。第5章融资证券化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本部分为全文最核心部分,是在确立证券化指标体系之后,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首先从证券化总体上、进而细分从债券化、股票化上筛选出合适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具体说来分三方面,第一,进行样本选取和实证检验模型的构建。计量模型的建立包括指标选取说明、引入变量说明,鉴于债券数据获得较少,所选样本为我国1992-2007的年度数据。接下来,运用简单统计方法对因素变量与证券化率这个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运用Eviews软件筛选合适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从而最终确定影响我国融资证券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与实证结果做出合理经济解释。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我国融资证券化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直接融资比例的变化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提高影响着债券市场发展,适应经济发展基础上的融资证券化才能不断发展提高。第6章政策建议。本部分是对第五部分的进一步分析阐述,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指导建议。发展我国融资证券化必须注意要与我国市场经济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改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加大直接融资比例,扩大证券投资供给,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带动融资证券化发展。必须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理性的投资者,并建立起成熟完整的配套制度、法律法规、健全的信用体系,从而促进融资证券化合理发展。二主要观点通过对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的理论背景、现状和因素的阐述及分析,本文指出我国融资证券化发展程度是合理的,且需要进一步提高,并提出哪些因素对于合理发展我国融资证券化具有意义。主要分两方面:(1)本文选用债券余额与股票流通市值之和作为证券化资产,将其与GDP相比,得到比值作为衡量我国融资证券化的指标,通过测算和横向比较,指出我国证券化还出于合理水平,且发展空间较大。(2)本文提出发展融资证券化的方向是要适应实体经济发展;提出要根据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环境,规范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还提出扩大证券投资供给,疏导证券投资需求,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是提高我国证券化的重要措施。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明确我国证券化发展的现状,然后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方法对设定的因素变量进行实证检验,从而筛选出具有经济意义的因素,并作出定量分析,给出一定经济预测。四主要贡献本文通过对融资证券化发展进行分析来研究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这本身是一种创新。此外具体到分析内容上,本文确定了衡量融资证券化的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终得到定量地反映我国融资证券化程度的变量且做出经济预测。这样的分析内容在对我国融资证券化问题的研究上是一个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