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各大主力油田都已实施聚合物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油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也使得采出液中聚合物(多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残留量增大,采出污水粘度增加,油水分离速度减慢,原有污水处理能力下降。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絮凝剂对聚合物驱(简称为聚驱)污水的絮凝作用规律,开发新型絮凝剂,节省絮凝剂的用量和打破常规的处理方法,经济有效的处理聚驱污水。文章首先从聚驱污水水质出发,选用常用絮凝剂通过化学絮凝法研究其对污水的作用规律,然后根据絮凝剂的分子结构和优缺点通过复配和复合的手段来提高处理后上清液的透光率。接着,进行絮凝效果评价研究,主要评价的指标有絮凝处理后上清液的残余HPAM质量浓度、含油量、化学需氧量和相对粘度以及絮体的形态等方面,其中以残余HPAM质量浓度的考察为重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合适的无机有机絮凝剂,在最佳的加剂量和絮凝温度下,处理后前四项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絮凝效果较好。根据絮体形态与絮凝剂分子结构的关系及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合成了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铁(PAFSC),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制备聚硅酸时二氧化硅的浓度为2.5%,pH值为5.0。制备PAFSC时铝铁物质的量比为2:1,铝铁物质的量之和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温度为室温。絮凝剂PAFSC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复配,当铝铁质量之和与PDADMAC的质量比为40:1,絮凝温度为37℃,加剂量为150 mg/L时,可使处理后聚驱污水的透光率达到98.5%。最后,为节省药剂和成本,保护环境,在化学絮凝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化学絮凝法,并进行了电化学絮凝法与化学絮凝法的联合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电化学絮凝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电极板间距9 mm,电解时间为16min,电流密度为1000A/m2。电化学絮凝与絮凝剂PAC联合处理聚驱污水后,可使PAC的剂量节省近700 mg/L,上清液透光率为99%。电化学絮凝与絮凝剂CPAM联合处理聚驱污水后,可使CPAM的剂量节省近200mg/L,上清液透光率为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