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对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湿地大面积减少、功能和效益衰退,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和湿地功能的发挥,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湿地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
沿江湿地是南京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京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稳定环境功能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长江南京段湿地保护总体规划”为项目支撑,利用3s技术手段对1986年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并提取湿地信息,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了景观格局指标对南京沿江湿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湿地的科学规划、保护与管理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湿地信息提取。通过一系列的遥感影像预处理操作,包括辐射校正,几何精校正和影像切割等,比较了不同TM影像波段间的最佳组合,选择了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建立研究区湿地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湿地特征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采用最大似然法的监督分类实现了湿地信息提取。1986年和2000年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78.66%和83.20%。
(2)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利用两期专题图,在FRAGSTATS软件支持下,选取了共12种景观斑块类型指标和景观水平指标,计算分析了南京沿江湿地的景观动态变化特点。结果显示15年间南京沿江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景观空间格局及不同景观类型之间变化明显。湿地类型所占比例不断下降,非湿地类型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水田占总面积的比例由41.3%下降到28.83%。桥梁堤坝、城镇用地面积增长迅速。景观总体斑块数目明显增多,密度上升,分形维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整体景观多样性增强、均匀度指数上升、破碎化趋势明显。
(3)通过面积转移矩阵,获取了各湿地类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资源在1986年到2000年间变化显著,主要集中在沼泽、水田等湿地类型向桥梁堤坝、城镇用地等非湿地类型的转移。湿地面积的萎缩与城镇面积的扩展呈反比关系,水田在湿地转化中贡献最高。引起湿地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有人口增长、城市化及经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