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喇嘛甸油田经过近20年聚合物驱开发,目前一类油层聚合物驱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8%以上,注聚对象已全面转向二类油层。二类油层包括二类A油层和二类B油层,二类油层地质特征、开发状况均有别于一类储层,因此需要针对二类油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和剩余油分布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水、聚驱后二类油层剩余油精准挖潜,最重要的是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通过了解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目前水、聚驱开发效果,明确现阶段地层微观剩余油类型及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喇嘛甸油田经过近20年聚合物驱开发,目前一类油层聚合物驱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8%以上,注聚对象已全面转向二类油层。二类油层包括二类A油层和二类B油层,二类油层地质特征、开发状况均有别于一类储层,因此需要针对二类油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和剩余油分布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水、聚驱后二类油层剩余油精准挖潜,最重要的是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通过了解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目前水、聚驱开发效果,明确现阶段地层微观剩余油类型及孔隙结构,预测其他二类油层聚驱开发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剩余油研究。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的方法研究了二类油层不同渗透率级别岩心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了二类油层微观孔隙结构类型的分类方法,制定了各类油层的划分界限,将二类A、B油层微观孔隙结构类型各细分为三小类,渗透率区间为800-2500×10-3μm~2、孔隙度为31%-32%、主要孔隙尺寸375-350μm、孔隙半径平均值300-330μm、主要喉道尺寸18-22μm、喉道半径平均值18-20μm、主要孔隙类型为溶蚀孔隙定义为AI类;渗透率区间为600-800×10-3μm~2、孔隙度为28%-29%、主要孔隙尺寸210-300μm、孔隙半径平均值240-260μm、主要喉道尺寸11-17μm、喉道半径平均值11-13μm、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定义为AII类;渗透率区间为400-600×10-3μm~2、孔隙度为31%-32%、主要孔隙尺寸200-275μm、孔隙半径平均值240-260μm、主要喉道尺寸8-12μm、喉道半径平均值9-11μm、主要孔隙类型为溶蚀孔隙定义为AIII类;渗透率区间为600-1300×10-3μm~2、孔隙度为31%-32%、主要孔隙尺寸150-250μm、孔隙半径平均值180-220μm、主要喉道尺寸5-9μm、喉道半径平均值为5-7μm、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定义为BI类;渗透率区间为400-600×10-3μm~2、孔隙度为25%-30%、主要孔隙尺寸150-200μm、孔隙半径平均值200-220μm、主要喉道尺寸5-9μm、喉道半径平均值为5-7μm、主要孔隙类型为溶蚀孔隙与粒间孔隙定义为BII类;渗透率区间为200-400×10-3μm~2、孔隙度为18%-27%、主要孔隙尺寸120-180μm、孔隙半径平均值150-170μm、主要喉道尺寸0.4-2.4μm、喉道半径平均值为1-3μm、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定义为BIII类。另外,通过铸体薄片结合荧光分析实验,研究二类油层经历水驱、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各类剩余油中簇状减少的最多,其次是膜状,之后是角隅状剩余油,最后是喉道类剩余油。二类A油层水驱后膜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47%-51%之间,喉道型及角隅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5%-10%之间,簇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30%-38%之间;二类A油层聚驱后膜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55%-60%之间,喉道型及角隅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5%-10%之间,簇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20%-25%之间。二类B油层水驱后膜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35%-41%之间,喉道型及角隅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5%-10%之间,簇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42%-48%之间;二类B油层聚驱后膜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38%-43%之间,喉道型及角隅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5%-10%之间,簇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40%-45%之间。对比聚驱前后微观剩余油变化,研究发现,聚驱取得了较好效果,大大地提高了开采程度,但在驱替后期仍有部分剩余油无法被采出,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常规的老油田在经过长期的水驱开发之后,地层剩余油逐渐减少,采用压裂的方式进行增产能够改变原有的水驱水流通道,进而增加油井的产油量。大庆油田X区块在经过长期的水驱开发之后,油井产油量逐渐降低,需要进行压裂的方式增产,但是X区块有三个目标储层,且两个层位之间相邻比较近,因此采用常规的分段压裂工艺无法实现分层压裂,因此需要采用限流法控制油层裂缝的起裂,并使每个层段均能够得到较好的
目前,国内多数油田已进入三期开采,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两类分别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其使用环境要求较高,对碱的依赖性较强,添加碱后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所以急需开发具有更好物理和化学特性的表面活性剂。以重烷基苯磺酸盐强碱三元体系和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为室内最佳标准体系,通过对标准体系乳化性能和驱油效果的评价分析,建立三元体系乳化性能和驱油效果的评价方法,将标准体系的乳化性能参数与驱油效果进行比较分
我国所产原油中大多数均为含蜡原油,因为含有大量石蜡,导致原油在析蜡点以下具有较差的流动性,这对生产工作带来许多潜在危害。当油温降至胶凝温度以下,原油就会发生胶凝,根本原因是石蜡的结晶析出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网状结构,致使原油失去流动性。胶质一般是原油体系中含量最高的极性物质。虽然在含蜡油析蜡和胶凝行为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石蜡,但胶质作为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端的分子,它可以对石蜡分子的结晶过程产生作用,改
钻井工程方案决定了钻井施工的质量和速度,在制定方案时,工程师需要根据井史数据库和目标井的情况进行钻井工程设计,需要对数据进行查询、处理、分析和优化,在此过程中一些重复性的工作通常会浪费大量时间,且误差较大,通过调研发现现有软件操作流程复杂,局限于功能的实现,能够支持后期优化的软件较少。针对系列问题,开发了能够实现批量化计算、自动化计算以及支持后期优化的钻井工程设计软件(Drilling engin
海上油田具有单井产能高,埋藏深度深的特点,多采用电潜泵进行举升。但对于部分低产井,平均产量在20m~3/d左右,采用电潜泵举升将由于液量低而导致电机温度过高,发生烧泵事故,大大影响了低产井的正常生产。本文针对南海西部WS油田低产区块的地质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储层渗流规律,建立了低产井产能预测模型,并对产能进行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调研,分析了低产井电潜泵举升易出现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回流补液
水力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中采用的增产措施。该技术生成的裂缝网络中支撑剂分布对裂缝导流能力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油气产量。因此研究支撑剂的运移规律是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支撑剂颗粒沉降机理,并利用沉降实验装置分析了粒径和密度对支撑剂沉降规律的影响;然后通过自主搭建的可视化支撑剂运移实验装置分别研究了单流道中粒径、密度、砂比参数和交叉流道中剪切速率、流道夹角、粒径参数对支撑剂运移规律的影响;最后
YT盆地MLQ地区S2段提交的探明储量目前只动用部分井区,探明未动用及未探明区均存在较大潜力。采用精细构造解释方法在前期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进行精细井震标定,明确储层与地震相对应关系,建立合理地质模型。开展针对性的刻画扇体,明确平面分布规律及纵向叠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储层预测方法,识别有效扇体及扇体内储层,确定油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及油藏特征。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对目标区含油气性进行检测,开展
油藏渗流过程是多相多组分的,甚至包含组分间的传质,传热以及流体和储层岩石间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作用。这些复杂行为的方程往往体现出输运方程的性质。在此背景下,间断有限元法作为一种适合于求解输运方程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值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它可以通过增加解函数的多项式阶数来提高求解的精度。间断有限元法同时具有经典有限元法灵活处理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限体积法物理意义明确、局部守恒的特点。相比于其他常
水平井、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保证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井眼足够的清洁,如井眼清洁不充分,会导致许多钻井问题,如卡钻、托压,掩埋井眼等问题。钻井液携屑效率的影响因素较多,按照作用源分类:一是受循环介质(钻井液等)运动影响;二是机械运动影响,如钻杆旋转、横向运动、轴向运动、高频震动以及携屑工具叶片旋转等。岩屑运移是受循环介质和钻具机械运动耦合影响的高度复杂的固液流动问题。因此,对水平
A区块外扩区位于过渡带北部,面积10.33km~2,地质储量为362.96×10~4t。目前研究区处于初步开采阶段,由于原油粘度高,开采难度大、开采经验不足,所以需要对研究区的原油粘度变化规律、储层岩石渗流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以便指导研究区稠油油藏开发。首先根据研究区平面上的位置分布取井,开展室内实验,测量不同井位油样的原油粘度、含胶量、含蜡量和族组分,分析原油粘度的平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