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基于“理性人”假说,认为管理者都是理性的,市场可以完全反映企业价值,然而事实上,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其个人特质、心理因素等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管理者的决策并非完全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管理者个人特质及心理因素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研究理论中引入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相关理论以期对一些财务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管理者的个人特质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这些都是导致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因素,管理者对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表现为风险偏好,这种风险偏好的形成受背景特质的影响,并且这种风险偏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本文从管理者风险偏好角度来考察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且引进了产权性质,研究产权性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议题旨在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改善企业的资源配置;考虑我国的制度背景,引入产权性质来研究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2012-2014三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用来衡量管理者风险偏好的指标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选取了四个个人层面的指标和六个公司层面的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关键指标,文章用Richardson投资效率模型的回归残差值的绝对值来来衡量企业投资效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产权性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差异对于管理者风险偏好和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影响。为此,文章通过构建三个实证分析模型,得出以下四个研究结论:①管理者风险偏好水平对企业的投资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②管理者风险偏好程度越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越低;③自2012年以来,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更高;④产权性质差异,对于管理者风险偏好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为企业及相关部门等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企业做出合理投资决策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有所帮助,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