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籽油(Camellia oleifera abel oil)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木本植物油脂,深受我国南部地区人民喜欢。其成品油脂肪酸主要是由油酸、亚油酸、软脂酸及硬脂酸4种组成,其中油酸含量约占75%以上,亚油酸含量约10%。油茶籽油含有较高的酚类、黄酮类以及角鲨烯等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常被加在其他高档油脂中以延长其保质期,同时也可防治自由基相关的疾病,由于其脂肪酸组成及各组分含量与橄榄油相似,有着“东方橄榄油”之美誉。在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对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技术进行研究,将推进油茶籽油转变为功能性食品的步伐,有助于增强我国油茶籽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工艺、保藏过程中质量变化进行研究,综合探讨了几种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并评价了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保藏过程中的优越性,得到以下创新性结论:(1)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液压法榨取油茶籽油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含壳率7%、蒸胚时间5min、压榨时间23min、压榨温度65℃,在此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提取率为84.61%;通过响应面分析实验对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7.6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流量350L,物料质量300.05g,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94.89%。(2)原料相同的前提下,提取方式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所得油脂理化品质优劣依次为:超临界萃取法>液压法>螺旋压榨法。乙酸、壬醛、辛醛是影响油茶籽油风味的主体物质。螺旋压榨法中吡嗪类物质含量较高,是导致其风味较其他两种提取方式更为浓郁的主要原因。(3)通过响应面分析实验对油茶籽油乳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HLB值12.54、乳化剂含量1.95%、壁材比1:7、芯壁比1:1.5、固形物含量25%、乳化时间9.09min,在此条件下乳化稳定性为93%;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4.97℃、风机频率45 Hz、喷雾压力108.42MPa、蠕动泵速4r/s,在此条件下得到微胶囊的包埋率为72.91%。(4)经保藏稳定性实验得知,喷雾干燥所得油茶籽油微胶囊分散性较强、壁材利用率高但壁较薄,经保藏出现部分破碎现象,保藏稳定性最佳,对过氧化值及酸值增长抑制作用较强,脂肪酸组成变化较小,但对角鲨烯、维生素E等活性成分保持较差。冷冻干燥所得油茶籽油微胶囊分散性较差、壁材利用率低但壁较厚,经保藏出现较少破碎现象,保藏稳定性次之,但对活性成分保藏较好。
其他文献
东亚飞蝗是引发我国蝗灾的最常见蝗虫。我国史籍中记载的800多次蝗灾主要是由东亚飞蝗所引发的灾害。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影响,蝗灾在我国有不断加重之势。因此,
为了鼓励或扶持特定行业、地区或领域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通常对有关企业予以财政资金支持,如无偿拨款、注入资本等,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随着我国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蒸发冷 却空调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可控制建筑成本,保障生活质量,还具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布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不同温度固溶后Incoloy825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在
<正>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按耐不住一颗想要出去游玩的心,已经早早开始计划十一假期要去哪里玩。是出国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气息?还是游遍国内的风景?是个令人
从刑罚强度角度看,贪贿犯罪中的终身监禁制度不具有死刑替代措施的合理性,亦无益于根除实践中减刑、假释乱象丛生、执法不严的弊病。从刑罚执行角度看,终身监禁的适用条件可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总量不断增加,社区已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用户的“战场”。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天发布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银行业共
报纸
明胶是胶原的水解产物,由不同分子质量的水溶性蛋白质组成,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蛋白质,常作为原料或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但在明胶制备过程中,胶原的过度水解会限制明胶
海洋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常用方法包括盆地尺度黑箱模型和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都强调生态系统中的浮游部分。这些方法适用于海洋研究,但应用于沿海生态系统时会出现相当多的问
2013年第八届常州中国花卉博览会主题"幸福像花儿一样",反向思维为展现贵州少数民族像花一样的幸福生活,深入研究与挖掘贵州苗族特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贵州园最终确定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