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骨骼肌损伤恢复过程的形态结构变化,研究不同运动疗法对骨骼肌损伤康复的作用,找出适合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康复疗法。观察骨骼肌损伤恢复过程的组织学差异,探讨运动疗法对损伤骨骼肌的康复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机制,为运动疗法用于临床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选用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约为424±26.1g。实验前所有大鼠进行2天适应性训练,经自制骨骼肌急性损伤模型造成大鼠右侧腓肠肌闭合性中度损伤,造模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A组,n=6)、向心运动组(B组,n=6)、离心运动组(C组,n=6)、离心加向心运动组(D组,n=6),A组采用自然愈合,B、C、D三组在损伤康复过程中进行不同运动疗法干预。运动后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迅速取出病灶处腓肠肌放入固定液24h,经过HE染色后进行拍照分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康复过程的组织形态结构,并通过彩色图像分析软件测量不同时期的肌纤维横截面积。 研究结果:在骨骼肌损伤恢复过程中,各组损伤前与损伤后骨骼肌形态变化一致,且损伤后与损伤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通过HE染色观察发现骨骼肌钝挫伤引起肌细胞肿胀、断裂、溶解,肌纤维紊乱,肌小节无法辨认,明暗带模糊、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等,损伤后导致骨骼肌形态结构严重异常。 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及不同运动疗法干预,各组形态结构呈现不同差异,结果如下: A组伤后第2天,未出现大量炎症细胞侵润;伤后第4天,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程度与其他组相比存在差异,部分坏死组织被降解、吞噬;伤后第7天,仍有大量炎症细胞侵润,大部分坏死组织为被彻底降解,新肌纤维开始生成;第10、14天时肌纤维不断生长、分化;伤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最大,第2天时达到最大值,为损伤前2.26倍,随恢复时间延长,伤后第4、7、10天逐渐减小;第14天时,为损伤前0.85倍,与损伤前相比具有差异性。 B组经向心运动疗法干预后,伤后第2天,出现大量炎症细胞侵润,第4天炎症反应程度最为剧烈,之后逐渐降低;伤后第7天,坏死组织碎片被完全降解、吞噬,大量新肌纤维生成;第10、14时,大量肌纤维不断生长分化、塑形。损伤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第2天时达到最大值,为损伤前1.85倍;之后随着运动疗法的干预,伤后第4、7、10天逐渐变小;第14天时,为损伤前1.11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C组在离心运动疗法干预下,伤后第2天出现少量炎症细胞侵润;伤后第4天,炎症细胞反应较为剧烈,坏死及损伤组织开始降解;伤后第7天,炎症细胞基本消失,新肌纤维开始生成;第10、14天时,肌纤维不断生长分化、塑形。损伤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增大,第2天时达到最大值,为损伤前1.99倍;第4、7、10时,逐渐减小;第14天时,为损伤前1.03倍,与损伤前先比无显著性差异。 D组经离心加向心运动疗法干预后,伤后第2天,出现少量炎症细胞侵润;第4天时,大量炎症细胞侵润,部分坏死及损伤组织被炎症细胞吞噬及降解;第7天时,新肌纤维开始生长,排列规律,少量肌原纤维出现分化生长,肌纤维开始塑形;第10、14天时,肌纤维不断生长分化、塑形。损伤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第2天时达到最大值,为损伤前1.89倍;第4、7、10时,逐渐减小,第14天时,为损伤前1.06倍,与损伤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结论:(1)不同运动疗法能够促进损伤骨骼肌形态结构的重建,使伤后的肌纤维结构重新排列,能够促进损伤骨骼肌的康复。其中向心运动疗法效果最好,其次离心加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疗法最差。 (2)不同运动疗法对肌纤维横截面积有积极影响,使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运动疗法对损伤肌纤维起到按摩作用,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表达,并且能够促进肌纤维生长分化及塑形。损伤后24h不易采取离心运动疗法,避免造成骨骼肌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