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译界一直追求“忠实”的翻译,因此很多译者对于同一著作进行了复译,很多经典名著甚至有百余种翻译版本。对此,研究者们持不同看法:部分学者认为是资源的浪费,部分学者认为很有必要。根据笔者所查阅的相关文献,鲜有研究者从解构主义这一视角对复译进行研究。解构主义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理论认为不同的译者按照不同的翻译标准理解原文本,译者不是被动的意义接受者,而是意义创造的主动主体。译者会不自觉地将其自身的审美观、个人态度、价值观等植入译文。根据自己理解的角度对原文进行翻译,由其翻译派生出不同信息,做出个人评价,使原文本中的不确定因素具体化。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各个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又有不同。延异理论认为符号意义只是在文本中暂时得到确定,但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意义也在不断地变化,产生各种新的可能性,所以任何语言都不存在固定的和终极的意义。由于词的意义不确定,句子和文本的意义也不能是固定的,即原文本不存在所谓的权威译本。虽然难以确定意义,但是译者还是可以顺着在场的踪迹找到文本的暂时意义。因此复译能够挖掘更多原文本的意义。本文以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延异理论和译者主体性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个案分析和对比分析,试图为复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许渊冲和斯蒂芬·欧文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语义、句法、修辞、文化等层面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上述两个译者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对原文本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复译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挖掘原文本信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异,一些词汇意义已发生变化,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迎合当代读者的接受习惯,复译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本论文为复译研究提供了另一新的研究视角,并将为今后的文学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