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求实践之真、达实践之善与合实践之美的高度统一。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既要以真的尺度让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又要以善的尺度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具体灵活应用;还要以美的尺度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艺术。然而,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合实践之美中未能有效运用审美因素来展开教学,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发挥审美因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作用,其宗旨就是在审美过程中达到对外在限制的摆脱和超越,使人的内在本质力量自愿、自主、自觉地外化、丰富、张扬和提升,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内化于学生心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根据这一基本认识,论文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审美关联性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审美因素运用的现状、哲学教育中以“美”促“真”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除绪论外,论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表述了对这一认识得以成立的依据,针对本题的提出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从哲学教育中审美主体和客体的美学因素分析入手,进行了审美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内在关联性分析。认为哲学教育中作为审美客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理论的体系美和思维的严谨美,它符合的当代大学生求实、求知、求美三位一体的审美价值观。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得出哲学教育中审美因素的缺失使哲学与人脱离,使受教育对象的哲学素养贫困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哲学教育中把哲学理论教条化,一方面缺乏真诚投入,另一方面忽视哲学教育中“美”的因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化外在要求为主体的内在需要,必须注重情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把美育的情感教育有机引入到哲学教育过程中,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实效性。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以“美”启“真”、以“美”促“真”。就其性质而言,审美教育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表现为“以美储善”,它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就体现在它可以“以美启真”上。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要从哲学内容本身、哲学教育过程以及教学方法上发挥审美因素,进而通过审美需要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审美情感,发挥审美情感在哲学教育中的调节与催化作用,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审美体验中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