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蛎是一种海洋底栖软体动物,生存于浅水的海湾、河口和潮间带环境,它们以左壳固着在岩石等物体上生长和繁殖。牡蛎结群生长可形成牡蛎礁,是生物礁的一种类型。在我国第四纪海相地层中,牡蛎介壳广泛分布,在多处地点发现了埋藏牡蛎礁和现代牡蛎礁。在江苏南部海岸还发现了较大规模的活牡蛎礁。
牡蛎礁含有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演化信息,通过对原位牡蛎介壳的地球化学分析和年代学分析,可以获得牡蛎生活时的水温、盐度、营养盐浓度等信息。另一方面,牡蛎礁与珊瑚礁不同,除牡蛎介壳外,礁体内含有大量陆源碎屑沉积物,甚至具有厚度较大的沉积物水平夹层。对于潮间带的牡蛎礁而言,礁体内部的碎屑沉积层可能含有特征潮位的信息;但是,这种信息能否提取,决定于研究地点的潮滩沉积层序特征是否与礁体内部沉积层序一致。
在潮滩环境中,潮间带沉积往往表现为自下而上粒度变细的特点。如果礁体内部沉积层序与此相同,则可以用来确定礁体曾经在潮间带所处的位置。本文试图根据对江苏省小庙洪现生牡蛎礁表层沉积物的分析,来探讨礁体中沉积物粒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小庙洪牡蛎礁形成于淤泥质潮滩的潮间带区域,牡蛎礁顶部已处于平均海面附近,顶面起伏不平,高差超过1m,是研究这个问题的理想地点。根据对江苏海岸小庙洪现生牡蛎礁表层底质样品的粒度分析,该处沉积物类型以粗粉砂和极细砂为主,含少量粘土,与江苏海岸粉砂淤泥质潮滩物质组成的总体特征一致。但是,在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上,用全样分析获得的平均粒径不具有自下而上变细的潮滩沉积特征;在去除碳酸钙颗粒(即牡蛎介壳碎片)之后,平均粒径在垂向上表现出一定的自下而上变细的趋势,但高度的离散性依然存在。本项研究表明,牡蛎礁内部沉积层形成的动力环境与邻近潮滩不同,因而使沉积物的垂向分布产生差异;这一因素应在进行牡蛎礁内、外部陆源碎屑沉积对比时予以注意。
在王港互花米草滩上采集牡蛎介壳,并进行了种属鉴定,有(1)密磷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 Lischke);(2)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3)大连湾牡蛎(Crassostrea talienubonensis Crosse);(4)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 Thunberg),太平洋牡蛎(C.gigas Thunberg)亦归属于此类;(5)褶牡蛎(Crassostrea sp Gmelin);(6)猫爪牡蛎(Crassostrea pestigris Hanley)等六种。互花米草作为潮滩上的重要植被,高大茂密,具有消流减浪的作用,可以为牡蛎的生长提供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由于互花米草滩内部流速很小,动力环境弱,悬沙颗粒在其内部大量沉降,对牡蛎生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互花米草滩内部没有发现牡蛎,而一般是生长在互米草滩的边缘。盐度作为牡蛎扑食者的限制因素,与牡蛎生长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潮滩沉积的物源、动力、地貌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等复杂性变化使得滩面沉积过程并不是只有单一的变化趋势,而是在总的趋势下具有不同变化特征。王港的一个沉积剖面显示了沉积物先向上变粗,到某一部位又突然变细,等到一定高度后又由细变粗,而后由细变粗,到表层后变细。牡蛎分布区的剖面沉积物在0.5 m以下部分的平均粒径较粗,在上部0.5 m沉积物颗粒较细,并且剖面上部米草含量较高,可以说明牡蛎习惯生长于细颗粒的沉积物环境,从沉积物平均粒径的旋回特征,也反映了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近年来,王港地区由于围垦等人为活动的影响,牡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王港互花米草滩上牡蛎生长环境的研究对于牡蛎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演化等进一步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