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对《天问》和《约伯记》的单篇研究较多,但把屈原和约伯并置一处,探索其不同的思想冲动和共同的理性精神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本文以《天问》和《约伯记》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屈原和约伯发出终极追问时的精神状态,考察两人对“天”和“上帝”追问时的逻辑起点、痛苦中的反思以及在苦难中萃取理性的精神价值,并着重探讨中西方文化元典著作中的理性精神。在具体文本上,本文首先致力于考察屈原和约伯理性思维的逻辑起点,对传统文化所怀有的深情、心存敬畏之感,以及面对无法用文化传统解释的困厄时所产生的对真理探索的冲动。在此生存起点中,本文剖析屈原和约伯内心挣扎、彷徨的原因,前者是因为政治理想的破灭导致了精神的无所依托,后者是源于宗教信仰受缚而引发的痛苦的哲学思辨。最后,我们详细论证屈原和约伯价值追问时的理性精神,坚持己见、敢于向“天”或“上帝”争辩,这不仅是勇气和魄力体现,更是明辨是非曲直的理性精神伸张。本文的研究表明,作为特定文化场域中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屈原,还是约伯,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动机都受制于既定的文化传统;其痛苦则源于他们更多地思考生活,不为名利、只为真理而甘愿承受思想的苦刑;最终,经过理性思维的洗礼,除了更了解了自己、更清楚信仰的价值和意义之外,其思维也为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更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