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中国国情,在工业与信息化大潮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与区域间产业布局调整,全国范围内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将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其关键在“三农”问题的化解,而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遵循稳固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的思路,农业问题应当成为化解难题的逻辑起点。土地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系社会稳定、增进农民福祉、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大有裨益。在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诸多路径选择中,借助信托制度的独特构造,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信托理论的“联姻”,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的一种创新。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对论题进行介绍:引言作为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繁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国内外土地信托的研究概况作出粗略交代,同时将本文研究范围限定为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论题的本体介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概念界定、特征剖析与法律关系构建。在法律关系构建上,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静态方面主要包括主体、客体的界定与权利义务安排,动态方面涵盖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与终止。文章第三部分回归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实践,运用案例研究法对益阳、含山、沙县这三个典型案例进行解读。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在摸索中前进,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农民土地流转的呼声,缓解了土地荒芜压力,解决了农民增收难题。然而,实践中政府角色不清、急功近利、信托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削弱了农民积极性。文章第四部分立足于实践反馈与理论研究,探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从而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合法合规开展,并进一步培育壮大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市场。文章第五部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中,将信托流转方式的优势从与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的对比中凸显出来,以证成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结尾部分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理论与实践的来回审视中发现问题,并检讨反思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此制度构想能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