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国家观教育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升华,大学生国家观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对社会转型实践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演变历程的深刻反思和科学归纳,对新的世界形势和时代价值特点深刻把握与综合权衡后的概括总结,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所提出新要求的依据。爱国主义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支持和衷心热爱的情感态度,国家观教育目的旨在对这一情感进一步巩固和升华,因而,爱国主义是国家观的最基本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对全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观点的概括和提炼,是凝练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本质属于政治教育范畴,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大学生的朴素爱国之情升华到国家的理性层面,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效国之举。正所谓知国懂国才能爱国报国,正确的国家观不仅是合理认识国家的观念工具,也是科学看待分析国家间矛盾问题,指导爱国主体行为的重要指针。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念,正确认识个人理想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捍卫国家根本利益,才能避免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盲目的排外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大学生树立的正确国家观,是指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在,正确的认识自己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一种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国家观,它与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研究是从“阶级性国家观”的视角出发,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实质和错误所在,并自觉抵制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章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所述。第一部分: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梳理旨在回答“是什么”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有一个清晰的内涵和外延,是深入开展研究的一项前提性工作。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对历史上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祖国与国家等相关概念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诸种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思潮辨析,厘清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问题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界限,进而明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内涵及本质。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教”的问题。国家观教育的现实意义,是国家观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分析国家观教育对国际、国家和个人的意义,突出强调大学生国家观教育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作用,阐明了大学生国家观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进一步揭示了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正确国家观在大学生中树立事关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事关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理论基础的系统整理归纳,从理论基础的角度回答为什么教这一问题。理论基础是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行动指南,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国家观教育问题上的表现。此外本文将十八大以来有关国家观教育的相关论述单独列为一章,突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新要求,这也是对“为什么教”“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回答。第三部分: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旨在回答“教得怎么样”这一问题。国家观教育的历史进程就是国家观教育活动经过的陈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历史沿革的脉络,考察其变迁的原因,总结大学生国家观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丰富经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于整体把握大学生国家观教育,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并针对这一时期大学生国家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对策。第四部分:该部分从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层面回答了应该“如何教”的问题,也是整篇文章的落脚点。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有了问题导向也就有目标指向。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理论构建的角度,厘定了开展大学生国家观教育所要遵循的目标要求、原则要求和内容要求。从现实操作的角度,确立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