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论《洛丽塔》中的空白和读者再创造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并在70年代达到高潮,它直接源于解释学和现象学文论。它将读者直接纳入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创建了文本和读者的关系的研究模式,使文学研究的中心由作者,文本转向读者,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俄裔美国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纳博科夫于1955年发表了《洛丽塔》,国内外学者及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洛丽塔》,主要集中在小说道德主题,后现代主义特征,虚构现实观等不同角度。然而,以往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文本和作者的研究,却未指出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忽略了读者在阅读时的感受以及地位。本文运用了接受美学理论探讨了《洛丽塔》中的空白和读者再创造,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的作用,以此来更进一步理解小说。本篇论文由五章组成,即引言、三章正文和结论。第一章是引言部分,包括对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生平、作品的介绍以及《洛丽塔》的情节概括,最后是对国外和国内的学术性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创作意义的综述。第二章是理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理论视角,主要介绍了接受美学的发展历程及背景,着重介绍接受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空白理论和读者再创造理论。第三章是主要运用依瑟尔的空白理论来分析《洛丽塔》中的空白艺术,包括语义空白和结构空白。在语义空白上,纳博科夫主要采用了文字游戏,反讽和戏仿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在结构空白上,纳博科夫又采用了多重叙事和主人公缺失的手法来激发读者想象,召唤读者积极参与到小说文本中。第四章是从姚斯的读者再创造理论角度分析了在阅读《洛丽塔》的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如何被超越。小说中主人公的特殊性以及对传统小说主题的颠覆,独特的写作技巧都打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断刺激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进行思考和重新构思。第五章是结构部分,对《洛丽塔》中的空白和读者再创造进行总结,再次肯定了读者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证明了《洛丽塔》的伟大。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rn前些天,我顺利通过道路行驶考试,等待交管所核发驾驶证了.在第二天,我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结果被交警拦下,说我无证驾驶,并要对我进行处罚.而我则认为自己考试合
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长征,堪称是一件震古烁今的世界性重大军事历史事件.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评价长征在世界军事史的定位时精辟指出:“长征是
期刊
编辑同志:rn小林是某中学的学生.前不久,王某驾车来学校办事,将车辆直接开进了校园里.办完事离开时刚好是放学时间,人比较多,王某不慎将小林撞伤.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
期刊
开四轮拖拉机出身的李厚志,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入赘”涿州市,与妻子一道,干起了废旧物资回收的生意,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他曾驾驶、拥有过北京130、小东风“多利卡
摩托车与汽车一样都属于机动车,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在我国很多交通尚不发达的地方,它们为那里的人们,提供着出行与物流的方便.
方知美梦乃虚幻rn8月8日晚,秦靓丽发现张总去重庆市涪陵区缴纳手术费就再也没有回宾馆.她给他打手机,总是打不通.次日,还是不见张总归来.她到豪华套房察看,发现张总所有的东
期刊
《洛丽塔》最早于1955年在巴黎的奥林匹亚书局出版,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学经典之作。尽管小说引起了评论界极大的关注,但却未能使《洛丽塔》彻底摆脱狼藉名声。 《洛丽塔》遭到
当今社会,应该说文明是主流.比如说驾驶汽车吧,红灯停,绿灯行,前面有行人过马路,就把车子放慢点,时时专心,事事守法,这是驾车人的文明.可是在文明的主流中,也总有一些不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