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黄檀种子生物学及幼苗生长变异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j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京黄檀(Dalbergia tonkinensis Prain)俗称越南黄花梨,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黄檀属(Dalbergia)中的一种速生半落叶乔木,一般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拔400-800m的天然林及次生林中。原产地越南、泰国及老挝等地。其木材坚硬,纹理清晰美观,多鬼眼,具辛辣酸味,与我国特有珍贵用材降香黄檀(D.odorifera T.Chen)有大同小异、异曲同工之处。而由于降香黄檀天然林几近灭绝,进口东京黄檀成为替代的首选。作为唯一香枝木类降香黄檀的补充种,东京黄檀的天然林资源同样也频临灭绝而被原产国越南列入红色名目。为了增加我国华南地区珍贵树种的优良种质资源,为以后系统的引种栽培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以引进自越南的东京黄檀种源/家系的46份种子为基础材料,研究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播种品质的种源变异,一年半生光合特性及苗期生长表现的差异,初步筛选优良引种种源。填补国内东京黄檀引种试验的空白,为引种栽培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不同种源的东京黄檀的种长、种宽、千粒质量、发芽特征表现优良的种源有GL种源(种长:14.26 mm,种宽:8.03 mm,千粒重:139.671g,发芽率:72.6%)和TS种源(种长:12.37mm,种宽:6.79mm,千粒重:105.580g,发芽率:69.4%),种源间这些因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以种子厚度的变异为最大,同时千粒重、种子长宽与发芽率、发芽势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关系。东京黄檀种子形态特征(种长、种宽及千粒质量)易受经纬度、海拔和日照时数的影响。种源内家系间各因素差异相对减少。(2)不同种源东京黄檀幼苗的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有效水分利用率(WUEI)及叶绿素计测定值(SPAD值)、小叶形态性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的一年半生幼苗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异。种源QL一年半生幼苗的Pn、Tr有较好的表现(16.48μmol﹒m-2﹒s-1和7.07 mmol﹒m-2﹒s-1),GL、TS、KC种源次之。QL种源的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并有最大的叶面积,而后依次为为TS、KC和GL种源。GL、TS种源相比其他种源有较高的水分利用能力。(3)试验研究的每个生长期不同种源东京黄檀的苗高地径的生长表现都呈现显著差异。QL种源的一年半生苗高、地径分别为1.43m和2.52cm,GL种源为1.25m和2.41cm,TS种源1.18m和2.41cm,且在各生长期表现更为突出,在引种栽培时可以优先考虑。(4)种子的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苗木的生长并与造林后幼树的各生长指标呈正相关,种子宽度相较于种子长度和种子厚度来说对幼苗的生长表现影响较大。本试验中只有Pn除半年生苗高外其与其它各时期的苗高地径都存在显著地正相关(P<0.05),Tr在幼苗造林稳定后显现出与一年半生的苗高地径的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因子诸如SPAD值和Gs对苗高地径的生长没有显著地影响。而幼苗的生长表现只对净光合速率有重要的影响,对Tr的影响在幼苗稳定生长的当时条件下才显现。综合种子特性、光合生理和一年半生苗木的生长表现的研究结果,在选择东京黄檀的引种栽培时,可优先考虑的种源为GL、QL和TS种源。
其他文献
期刊
@@
我县棉办于1992~1993年连续Hop别在三堡镇、郭集乡点,进行《禾欢牌JZC-2型》静电种子处理机应用效果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静电处理的棉种与不处理的比较:1.早顶瓦、早出苗1~2天
中麦2号小麦1品种来源:组合为濮农3665-2×78-3117,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2 特征特性:冬性,分蘖力中等,春季返青早,生长发育快,株高95cm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5g左右。角质,粗蛋白含量15%,湿面筋含量
该研究通过分层式纸培试验、分层隔网式土壤盆载试验及田间试验,以基部侧根(以下简称基根)的平均生长角度及根根长(及表面积)、总根长(及表面积)在生长介质中的颁和相对分布
茶树是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常规的栽培管理,需六年才进入投产期。笔者1984—1992年先后到黔南罗甸上隆茶果场、黔西南普安县茶场、晴隆茶树良种场及瓮安青山茶场等作过多次示
Sequential carbohydrate synthesis is important for plant survival because it guarantees energy supplies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during plant ontogeny and rep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