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的发生,世界许多国家放宽了银行管理,利率管制,浮动汇率制逐步代替了固定利率,使金融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为此外汇金融机构、公司和具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都大量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虽然衍生金融工具可以用来分散风险,但其自身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可用来规避风险,且具有以小搏大、高收益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促进了银行业的繁荣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品种层出不穷,交易金额急剧增加,市场参与者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有关衍生工具的风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不断出现:八十年代美国的垃圾级债券市场,九十年代的巴林银行,亚洲金融危机,日本大和银行等,使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产生了畏惧感,衍生金融工具曾一度被认为是经济金融领域中的洪水猛兽。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己经引起了各国实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于是包括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内的制度体系创新,就成为各国管理当局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努力的方向。衍生金融工具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登陆中国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作为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主力军,主要从事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业务品种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及结构性产品等。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加深加快,给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创造了日益适宜的环境和有利条件,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不论从品种创新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对商业银行中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四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出台,弥补了先前《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相关问题没有具体说明的的缺陷。由于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频繁,新准则的出台将对其财务和经营管理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特征以及新准则的有关规定入手,着重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影响,最后讨论商业银行针对这些影响应当采取的措施。本文分为五大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接着论述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最后说明本文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与不足。第二章衍生金融工具概论,本章从衍生金融工具的金融学和会计学定义入手,介绍了其与核算有关的基本理论以及特征。第三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研究综述,本章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的新规定。第四章重点分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影响,本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从各个侧面讨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变化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影响。第五章商业银行应对上述变化的对策及建义,本章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为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