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以布比卡因为代表的局麻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使用不慎容易发生毒性作用,尤其以心脏毒性最为严重。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病例报道表明脂肪乳剂能够逆转局麻药毒性作用,但尚无有关药代学及组织分布的研究报道。 目的: 观察脂肪乳剂对大鼠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的影响,探讨脂肪乳剂解救布比卡因毒性作用的机制。 方法: 第一部分: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脂肪乳剂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5%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后固定于操作台,气管插管,七氟烷1%-2%维持麻醉。开放左侧颈动脉、两侧颈内静脉。操作完毕后平衡15min,以2mg/kg·min的速率输注布比卡因4min,布比卡因毒性模型制作完毕。脂肪乳剂组以3ml/kg·min的速率输注30%脂肪乳剂5min,对照组以相同的方式输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布比卡因输注完毕开始计时,分别在0min、5 min、10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240 min、360 min采集血样,采用LC-MS方法测定血浆中布比卡因的浓度。采用DAS2.0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 第二部分: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0个组,每组5只。10组为脂肪乳剂组,10组为对照组。所有大鼠布比卡因毒性模型制作与第一部分相同,脂肪乳剂组以3ml/kg·min的速率输注30%脂肪乳剂,对照组则输注生理盐水。脂肪乳剂组10组和对照组10组分别在布比卡因输注完毕后的5 min、10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240 min、360 min等10个时间点处死,收集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网膜、大腿肌肉等组织,分布匀浆后,LC-MS方法测定各组织中布比卡因的含量。通过比较各组织布比卡因含量的情况,研究脂肪乳剂输注后布比卡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 结果: 1.脂肪乳剂组和对照组布比卡因血药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35707±4813)ng/L和(35871±8280)ng/L;达峰时间Tmax为布比卡因输注完毕即刻,即0min;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636458±191925)ng/L/min和(830356±412976) ng/L/min,AUC(0-∞)分别为(687410±215896)ng/L/min和(1158649±629636)ng/L/min;半衰期t1/2z分别为(103±43)min和(226±56)min;清除率CLz分别为(13±4) L/min·kg和(8±3)L/min·kg。与对照组比较,脂肪乳剂组的t1/2降低、CLz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脂肪乳剂组心肌布比卡因含量在10min、20min、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乳剂组脑内布比卡因含量在10min、20min、30min、45min、60min、90min和240min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乳剂组肝脏布比卡因含量在20min、30min和45min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40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乳剂组脾脏在45min、60min、90min、120min和240min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乳剂组肾脏布比卡因含量在10min、20min、90min、120min、240min和360min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乳剂组肺脏布比卡因含量在5min、60min、90min、120min、240min和360min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乳剂组大网膜布比卡因含量在60min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乳剂组肌肉布比卡因含量在45min、60min、90min和120min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输注脂肪乳剂使布比卡因在肝脏分布增加,布比卡因的清除率增加、半衰期缩短。脂肪乳剂的Lipid Sink作用和加快布比卡因代谢分解的作用减少了布比卡因在大鼠心脏、脑、肺、肾、脾脏和肌肉等脏器组织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