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到20世纪90年代,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日益突出,流动儿童群体越来越来庞大,已成为社会各界不得不关注的问题。针对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国家虽然已经采取一系列改善措施,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之下,户籍制度尚未取消,这些流动儿童虽然在城市中生活,但是却无法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他们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市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必然会面临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合问题。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背景和教育体制以及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背景,以社会认知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于2008年4月至7月间,深入北京市某公立学校某低年级班流动儿童的生活世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深入访谈、参与性观察以及内容分析法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建构起多元化的社会范畴,其中“北京人”和“外地人”是A小学流动儿童认知工具箱中可接近的两种社会范畴;流动儿童会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根据行动者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选择不同的社会范畴,以吻合或匹配具体的社会情境;流动儿童与北京儿童的社会比较具有外群同质性、内群差异性以及结果的消极性的特点:
第二,在学校场域之外,流动儿童与本群体儿童交往较多,其交往对象多为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家庭居住地附近儿童,以及同学,与北京儿童的交往不多,即使有交往也停留在浅层;在A小学,学校和老师对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并没有行为上的歧视,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关爱流动儿童的生活,但是教师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存在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具有夸大外群体成员的相似性、将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结果的消极性等特征:
第三,面对社会认同威胁,样本班的流动儿童会采取以下回应措施:流动儿童大都不愿从事其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他们对未来有较强的个体流动倾向,尤其是向城市流动的取向;某些流动儿童会采取社会创造性措施,如采取隐瞒某些信息的措施,从而回避比较,减少其劣势,增加其自信;在研究者的田野调查中,尚未发现流动儿童采取社会竞争方式,即与外群体直接竞争而寻求积极社会认同的措施。
第四,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和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城市化取向、群际交往的不深入、参照群体的影响(包括学校教化机制以及父母和其他重要他人的影响)、流动儿童对乡土社会的疏离等因素是流动儿童形成以上社会认同状况的成因。
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在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研究者从社会认同理论出发,提出一些能够促进流动儿童与其他群体之间的群际和谐的措施: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流动儿童与北京儿童以及教师之间在学校场域之外的长期的、广泛的、深入的群际接触;在学校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弱化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采取交叉社会范畴、去范畴化等措施操纵或重构范畴化和社会认同,以降低群际冲突、促进群际和谐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