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河南省文化部门也重视起了睢县大刘寨麒麟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的历史传承轨迹是:南明时期文林郎冯玮从皇宫中带出,几经周折从皇室流传到民间,麒麟舞成为了睢县大刘寨冯家的专有传承;流传之初的麒麟舞,神化色彩浓郁——祈求百姓安居乐业,多子多福,舞风华丽刚健,套路繁多;随着时间推移麒麟舞成了冯氏家族谋生的手段,其神化色彩变淡,舞风华丽有余,刚健不足,套路变简;在文革时期,受“破四旧”的影响,麒麟舞被雪藏,险些遗失;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大刘寨麒麟舞冯家传人因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需要才再次将其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时的麒麟舞舞风偏向柔美,娱乐化倾向明显,套路简而少,已经完全没有了最初的风采。经历了近360年的历史传承,麒麟舞的基本动作总算传承下来。虽然麒麟舞传承不断,但是其精髓大量丢失,很多套路都已经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许多器具也已遗失,器具制作方法失传,文化内涵缺失。迄今为止,大刘寨麒麟舞尚有传承人4位,连同其他参与者仅有20人依旧在表演麒麟舞。大刘寨麒麟舞虽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新形势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传承处于后继乏力之状。为此,笔者对大刘寨麒麟舞的传承及现状进行了调研,探析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不足,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保护大刘寨麒麟舞。本文研究对象为大刘寨麒麟舞,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麒麟舞表演队的传承现状、传承人现状、传承方式及其器具制作的方法、传承保护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大刘寨麒麟舞是冯玮从皇宫中携带出来的娱乐节目,经后代传承人的改进补充,慢慢形成了现今的麒麟舞。(2)虽然大刘寨麒麟舞在2011年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保护大刘寨麒麟舞传承和发展的体系。(3)表演形式不够新颖,动作难度大,练习周期长。(4)传承环境不乐观,传承普及受阻。(5)重视程度不高,投入经费不足。(6)大刘寨麒麟舞表演队队员出现断层现象。(7)对大刘寨麒麟舞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方式不够新颖。并针对结论提出相对建议主要包括:1.创新传承方式。2.结合当地学校教育,尝试推广麒麟舞进入校园。3.联合社区体育健身。4.改善传承环境,营造传承氛围。5.加大支持力度,夯实传承基石。6.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7.利用网络平台,建立麒麟舞数字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