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宽带电场定位系统观测分析闪电放电过程和电荷结构分布

来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基于高精度GPS和到达时差技术的自制多站同步宽带电场变化三维闪电定位系统,对闪电三维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该系统以微秒量级的时间分辨率定位闪电击穿放电过程辐射脉冲发生位置,可以对闪电的发生与发展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时空定位。本文通过对单个地闪和云闪以及雷暴过程的观测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对单个闪电的观测研究发现,闪电在起始区域,可能建立向上或向下发展的垂直通道,但也有可能只在起始区域水平发展。负地闪有很明显的先导过程,而正地闪却没有观测相似的过程,对于地闪如果开辟了新的闪电通道,则击间过程持续时间都在100ms以上,而对于没有开辟新的闪电通道的地闪击间过程通常只有几十毫秒。云闪通常发生在上层正电荷区与中层负电荷区,且在正电荷区辐射源定位点相对较多,但并不能单纯依赖于辐射源定位点的多少来判定电荷层的极性,因为辐射源的多少还与电荷层所在的高度有关。正负地闪的最后阶段辐射源较为弥散,可能与K过程有关,正地闪的闪电通道较为精细,分叉明显,可能是因为正电荷区辐射源较多所造成的。   在对一次雷暴过程研究中发现,在云内击穿放电整个时间序列中,辐射源空间分布(对应于强电场区分布)呈现明显三极性分层电荷结构,通常分布在三个高度层次:6Km-8Km为上部正电荷区,4km-6km为中部负电荷区,2.5km-4km是下部次正电荷区。云内放电首先出现在中部主负电荷区,然后产生向上发展的负流光进入上部正电荷区传输,形成向上发展的云闪;随着雷暴发展,产生向下发展的负流光进入下部次正电荷区,形成向下发展的云闪,且能维持到雷暴发展后期,观测还发现在这次雷暴中由于强的下部正电荷区的存在会使得正地闪增多。结合雷达回波分析表明,雷达回波的强度影响着闪电活动,强回波区的增加会使得强电场区域增加,但是强电场区域并不出现在最强的回波区域,除了下部正电荷区的底部会有部分辐射源出现在回波强度为40-50dBZ的区域中以外,大多数的辐射源出现在25-35dBZ的中等回波区范围内,强回波区域中通常较少出现击穿放电。
其他文献
初始集合扰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集合成员反映分析场不确定性的能力,对集合预报技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预报的误差增长,改进集合预报初始扰动生成的理论和方法是一项
本文应用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2.0)模拟了我国森林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南、西、东北、中部以及植被恢复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IEMS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温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中东部地区正在遭受着严重雾霾天气困扰的同时,西部地区的大气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观测资料中分离行星波信号与重力波信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重力波和行星波活动的长期特征。  传统的利用高分辨无线电探空资料研究重力波活动的分析工作基
笔者出差西安市,偷闲参观碑林博物馆时,幸遇一古代“官箴”石刻原物,上书:“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
准确的国情分析和科学的决策理念———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陆剑杰1978年以来,我们党逐渐形成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明
本论文第一部分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FGOALS_g1.1的极地气候模拟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估。结果表
土壤湿度维系着陆地上的生命,是陆地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对于地球科学领域,它还有着其他重要作用:土壤湿度不仅是联系地表和大气间水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而且也控制着降雨过程
“领导就是服务”思想探要于淑云“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所蕴涵的根本思想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infection situations of VA mycorrhizal fungi in 1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dued in Chong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