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博采众长,融汇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创作的农村题材以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对于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为中国文学史提供了新的思想主题。在以往的鲁迅小说研究中,人们对农村题材关注较多,成绩突出,而对知识分子题材与艺术形态的研究相对较少,挖掘深度的不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知识分子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与载体,通过知识分子形象,往往能够透视特定民族的精神素质和整体风貌。可以说,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研究是一个有待继续开发的重要课题。鲁迅小说创作发生过从农村题材向知识分子题材的大转向。在五四落潮后,鲁迅创作了多篇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创作了25篇小说,其中包括19篇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占《呐喊》和《彷徨》中小说总量的五分之三。鲁迅为什么要创作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鲁迅小说创作为什么会发生转向?鲁迅知识分子小说选材有什么特点?鲁迅知识分子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有何时代意义?带着这些疑问,本人对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做了初步的探讨,尝试着从知识分子这一角度来研究鲁迅的小说。本文认为,社会风雨的启示,知识分子情结的驱动,启蒙运动的催生,是鲁迅创作大量知识分子小说的动因。启蒙运动受挫所导致的启蒙对象的转变,是鲁迅小说创作题材转向知识分子的根本原因。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包含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这是鲁迅知识分子小说选材的特点。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也是中国最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他的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独特的人生体验,为他的知识分子小说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几乎囊括了五四运动前后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画卷,使我们看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梦想史、奋斗史和血泪史。鲁迅大致描绘了十一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受害者、守旧者、觉醒者、孤独者、个性主义者、幻想家、博爱者、社会批评家、探索者、反省者、逃避者。通过各种知识分子形象,鲁迅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心灵的原本的形态,促使知识分子自我反思、认识社会现状与自己的使命,自立、自强。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改造民族的劣根性,促使中国人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鲁迅的知识分子小说创作的目的也如此,即改变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造就精神界的战士。我认为,在重塑知识分子灵魂、培育知识分子健全人格这一总的思路下,鲁迅的知识分子小说包含一下三个方面的主题思想:(一)宣传新思想,启迪民智。鲁迅借助“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这一新思想如同惊雷,震撼了中国大地。使人们认识到必须破毁铁屋子,中国才能得到新生。(二)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通过塑造文学形象来剖析知识分子的人格病态,让知识分子认识这病态,从而审视这种培育病态的文化,批判这种奴役人、扼杀人的文化,建构独立健全的人格。这是鲁迅对民族历史文化进行长期深刻研究之后获得的真知灼见,促进了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觉醒。(三)上下求索,探寻出路通过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的描述,鲁迅小说揭示了知识分子走不出传统,难以迈向新生活的原因,启示人们,孤军奋战的路是走不通的,怯弱、动摇只能导致失败。唯有坚持韧性的战斗,不断探索,才有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