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2B网络现象是信息技术时代十分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供应链扩张、资源外包、交易场、战略联盟等都是B2B网络的典型表现。让理论家与实践者们关注并争议不休的是B2B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大量微观组织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却并未达到期望的效果、供应链管理不能有效实施、B2B交易场难以赢利等等引起人们从不同角度对B2B现象的研究。西方国家学者主要从要素匹配、资源能力、流程调整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应用的条件和经济效应。在他们多角度的研究中,比较一致的是都强调了信息技术应用以网络形成及扩展为基本特征,是微观组织资源外向整合的结果。而在这个整合过程中,组织之间有效的协调是关键。而协调模式是网络协调行为的规范化运作状态。 协调是网络治理的目的与要素。相关学者们根据Williamson,O.E.(1979)以专用资产投资特性与交易频率的组合关系得出的混合组织的协调模式,扩展了网络组织协调模式为:双边协调和三方协调。双边协调是交易双方借助自身能力达成的协调协议。三方协调则是通过确立一个第三方为中心致力于解决协调问题。但与此相关的这些研究并未深入研究协调模式在怎样的网络组织环境下运行,且对网络行为的研究也过于简单,所以其分析需要深入和扩展。 本文以B2B网络的协调模式为研究对象,依托现行协调模式理论并结合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B2B网络的基本特性,将B2B网络有关的行为分成“连接”与“依赖度”决策两部分:与“连接”有关的决策即是网络的形成问题,而与“依存度”有关的是整合及协同即协调问题。本文利用新兴古典方法论推证了B2B网络形成的演进过程,其中,B2B网络结构和对应的协调模式是人们就信息技术作为中间要素带来的分工网络效应和与此同生的交易费用权衡的结果,使B2B网络结构及协调模式的选择内生化。在描述B2B网络形成的演进过程中,根据信息技术的分工网络效应和对应的交易费用决定因素,本文提出B2B网络演进将呈现以下几种结构:随机松散的B2B网络、控制的B2B网络、彼此制衡的B2B联盟,与此相对的协调模式为:B2B交易场协调,控制者标准化协调、联盟协调。据此,论文进一步对各种协调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B2B交易场是B2B网络协调中最重要和基本的模式。因为预期其可以创造